前不久,河北省廊坊市第一中学高一18班开展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班会,话题为“敬业篇——读万卷书”。作为学生,怎样把敬业精神与读书相结合?读书之于人生的意义在哪里?读书更有效率的方法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与此同时,以“平等篇——平等个体”“文明篇——文明校园”等为话题的班会也在其他班级举行。
“每周一的主题班会都很受学生们欢迎。”高三26班班主任曹景满说,学生们能够联系国内与国际形势,结合自身实际谈出各自的体悟,不仅锻炼了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更提升了思想政治水平,加深了对国计民生问题的理解。通过主题班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了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
近年来,廊坊一中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坚持全面育人,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方面,探索出“入脑、入心、入行”的校本化实践路径,让正确的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滋养青年学生。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学校编写校本教材《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论》,每个章节辅以古代仁人志士、当代励志名人以及校园人物的故事进行诠释,帮助学生准确、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开展符合时代特征、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引领学生成长的主题德育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辅相成的特色活动,如国旗下演讲、“劳动教育伴我成长”主题活动、实践教育活动、传统经典诵读、系列励志教育讲座等,不断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国情怀。
“高中生处于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把德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成人成才,我们重任在肩。”廊坊一中党委书记、校长徐永辉表示,要坚守育人初心,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3日 05 版)
编辑:蒋泽南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