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通道使得我国人体捐献器官转运时间平均缩短1-1.5小时

 时间:2019-11-29 11:45:36来源:新华网

在国家卫健委26日于上海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我国开通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3年以来,器官转运时间平均缩短1-1.5小时。

据她介绍,受制于现在的医学技术,可移植器官均有可以耐受的最大缺血时间,例如肝脏耐受冷缺血时间上限为12小时。即使在可耐受的时间内,缺血时间越长,器官的质量及器官接受者的预后越差。

“所以器官转运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郭燕红表示,受限于国土面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为降低患者器官移植总花费,我国大多采用由医务人员携带,通过民航班机、高速铁路及公路运输的形式转运捐献器官。转运过程中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转运时间较长,对器官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转运问题导致的器官浪费也时有发生。

为缩短人体捐献器官转运时间,减少因转运环节对器官移植质量安全影响,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在2016年原国家卫计委等6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建立了以民航、高铁为核心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工作机制。

“以前从虹桥机场转高铁需要滞留三四十分钟的时间,这是最短的了。但是现在最快六到七分钟,就可以从飞机下来直接上高铁。”在发布会上,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主任陈静瑜向记者们讲述了在虹桥转运的变化,仅此一个环节就可以节省约半小时时间。

郭燕红介绍,据统计绿色通道建立3年以来,器官转运时间平均缩短1-1.5小时,全国器官全国共享率总体上升 7.3%,器官利用率提升6.7%,捐献器官共享半径大大扩展,数以千计的终末期器官衰竭患者得到救治机会。

此外,郭燕红介绍,近年来我国器官捐献和移植数量大幅提升,2018年完成器官捐献为6302例,实施器官移植手术量突破2万例,捐献数量和手术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器官移植技术能力水平和器官移植质量也不断提升。

编辑:chengfang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