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北邮一号”(北京邮电大学供图)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 近日,北京邮电大学内非常热闹,一位特殊的朋友——正在巡逻的“机器警察”亮相校园,引得大家纷纷驻足观看。据了解,它就是byAI智能机器人“北邮一号”,一个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强健的体魄,聪慧的头脑并志向成为北邮安防界的“校园明星”。
byAI机器人“北邮一号”是由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导联合研发的具备5G+AI能力的智能安防机器人。这款机器人集成了地图同步构建及定位、动态路径规划、深度学习智能大脑及视频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可提供自主巡逻、安全预防、事中处置三大核心功能,具备自主定位与导航、自主避障、自主充电、视频监控、智能检测等技术,并可配置多媒体展示功能,在机器人巡逻期间播报视频、语音等交互信息,称得上是才貌双全的一把好手。
除此以外,针对室外运行的环境特点,它还加强了越障能力,可适应地砖、水泥、柏油等常见路面条件,并具有防尘防水溅的结构设计,即便在沙尘、大风、大雨等多种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正常运行。
在实际工作场景中, “北邮一号”可以通过网络与学校智能安防分析集群实现高速稳定的双向数据传输,将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多类数据实时传送到北邮自主研发的智能安防分析服务器上,智能分析服务器采用端云结合的方式完成多种智能分析任务,并结合后台设置的处理预案将相应的处理指令实时传送给“北邮一号”机器人进行控制和处置。
据介绍,智能机器人“北邮一号”的成功研发,是北京邮电大学三十余年来在图像、语音、文本处理等领域大量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示,代表了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校企结合创新发展模式正式驶入快车道。学校将继续深化研究、加强合作,未来将会有更多类似“北邮一号”智能机器人的先进成果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李依环 闻佳琪)
编辑:Xmm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