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抗高血脂药物有望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脑病,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愈方法或药物。记者2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在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自噬》上。
阿尔茨海默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病人渐进性记忆丧失、认知能力下降并伴有焦虑等其他精神相关症状。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全世界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数量正急剧增长。
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姚永刚介绍,阿尔茨海默症发病机理非常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而血脂异常是重要风险因素之一。研究显示,β-淀粉样蛋白的过度产生以及清除不足是关键诱因,促进这种蛋白的清除或是预防和治疗此症的重要策略。同时大量研究表明,自噬功能障碍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诱导自噬的发生有望成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视角。
课题组从分子、细胞和小鼠动物模型等多个层次开展了系统研究。在细胞层面,他们发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高血脂的药物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α激动剂吉非罗齐和匹立尼酸可激活细胞自噬,从而对β-淀粉样蛋白进行清除;在小鼠模型层面,两种药物能显著增强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对β-淀粉样蛋白的吞噬和降解功能,从而改善病理生理学特征,最终显著改善阿尔茨海默症小鼠受损的神经元结构与功能,并显著提升其学习与记忆能力。
研究不仅找到了新的靶标,为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用于阿尔茨海默症治疗临床试验提供了实验依据,还首次揭示两种药物在此症所具有的重要保护功能,同时也进一步佐证了小胶质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在治疗中的核心作用,为阿尔茨海默症的防治开辟了新思路。(赵汉斌)
编辑:才疏学浅 审编:jun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