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应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时间:2019-03-11 18:15:55来源:健康报

“目前,2000多万人次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400多万人次残疾人得到托养照料。视力、听力、智力3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0%,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比例超过50%。这一现象的背后,凝聚着国家对残疾人群体的关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主任龙墨说,也要看到,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还不能满足各类残疾人的需求,政策宣传应更深入,基层一些康复机构条件亟待改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在龙墨看来,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依然是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建议持续深入实施《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有效减少、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同时,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制定相关服务规范;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注入活力。

龙墨强调,应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康复辅具产业发展,建立基本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同时,推动更多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让残疾人得到更多便利、安全、实用的辅助器具和服务。

面对基层康复机构建设及服务能力亟待提高的现状,龙墨建议,应建立县、乡、村联动互补的残疾人服务网络。此外,需加快康复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推动中国康复大学的建立,完善康复基础及临床学科建设等。本报讯 (记者甘贝贝 王潇雨)

编辑:才疏学浅 审编:junyu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