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区作为社区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头雁”队伍和社区工作团队,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宝山区高境镇紧紧围绕加强居村干部一体化建设的要求,深入实施居民区书记及后备队伍能力体系建设“追光计划”,持续增强队伍综合素能、专业技能与内生动能,努力锻造善治理的头雁先锋,答好基层治理的更优解,与社区居民一起向美好生活聚力前行。
精准选育,锻造全能“头雁”
注重“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力,加强居民区书记能力体系的系统培养。围绕“整体有抬升、示范有典型、后备有夯实”目标,从六大核心能力出发,设计并运用“头雁能力六维模型”,分层分类对书记、副书记和后备人才实施精准培育,构建“头雁高光领航、骨干星光闪耀、青苗蓄势发光”的梯队发展格局。目前已有2名居民区书记获“上海市好班长”、4名获“宝山区好班长”称号,充分发挥“头雁标杆”的引领作用,带动整个社区队伍共同进步。
在居民区书记的培养中,高度重视“接地气”和实践能力,深入社区一线全面考察干部。今年重点开展居民区书记、副书记及后备队伍专项调研,通过日常工作看表现、重点任务识能力、艰难险重察韧性、基层一线听意见、群众口碑评实效等五个维度,系统评估“六大能力”,建立“成长档案”实现动态跟踪,真正做到知人善任,让有思路、有办法、有担当的优秀书记成为榜样,让有志向、有态度、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后备脱颖而出。
不断探索优化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和优秀后备人才的选拔机制,结合“才回宝山”等项目,拓宽选人视野,通过一线挖掘、公开选拔、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社区干部和青年储备人才。同时,积极从“社区合伙人”、第二楼组长中发掘志同道合的伙伴加入社区队伍,把“智囊团”转变为社区建设的“主力军”。
实战培训,提升专业本领
制定居民区书记及后备队伍专项赋能培训方案,分类别开展居民区书记、党务工作者、社工骨干等培训,实现有效增能,避免重复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培训中同步推出微党课设计、基层工作法展示、社区品牌打造及实践调研等专题活动,促进学用转化。对重点培养的年轻社区干部,加强“墩苗历练”,通过参与重点工作、活动策划、案例总结等实践任务,加速其成长成熟。
依托区三级联动培训赋能体系和镇“书记工作室”等资源,精准配送社区治理最急需、最想学的课程,满足基层治理主力军的多元化学习需求。联合区社区治理学院,针对加梯难题、家事纠纷调解等5类常见治理难题开展重点研究,提升社工政策运用与实务操作能力,形成“教学相长、学用结合”的良性循环。同时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组织居民区书记前往闵行区物业治理基地现场参观,“沉浸式”学习优秀治理样本,强化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升履职本领。
结合“美好社区先锋行动”、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等重点任务,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交流分享与经验总结,持续推进社区“一居一品”建设。打造“境享·社区治理分享荟”特色活动,每期邀请一位居民区书记分享治理案例,如金兰苑利用数字技术探索居家养老新路径、逸景佳苑打造“站长工作室”和“逸致议事厅”双厅联动实现全链条治理等,通过互学互鉴拓宽视野、激发灵感。自去年以来,已举办21期分享荟。未来还将持续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整体水平。
暖心关怀,激发队伍活力
深入推进减负增能,让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工能够轻装上阵,保持健康饱满、充满活力的状态,有更多时间走访听民声、为民办实事,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专业培训之外,助力大家把精力聚焦主责主业,真正“腾出手、迈开腿”,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
组织部门在业务指导的同时,高度重视对居民区党组织书记的激励与关怀,经常性了解社区干部的实际需求,解答工作生活中的困惑,在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头雁”更多支持和保障,增强职业归属感与社会价值感。为缓解工作压力,镇“书记工作室”专门推出“心理疏导和身心健康”抗压管理品牌课程,提供实用的“心灵按摩”,全方位守护社区干部的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向上、温暖有力的工作氛围。
编辑:殷鹏晖 审编:益审核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