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城乡社区治理表彰|先进风采展示——徐汇篇

 时间:2023-12-01 22:08:55来源:上观

11月29日,市城乡社区治理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3年上海市城乡社区治理表彰会”,授予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市新居民委员会等50个组织“上海市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称号;授予刘霞等100名同志“上海市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称号。近期市民政局陆续对各区获奖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宣传展示,希望全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城乡社区工作者学思践悟、再创佳绩。

近年来,徐汇区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立足“建设新徐汇、再造新徐汇”新起点

坚持把最好资源用于为民服务,结合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统筹区属国企载体资源,将符合条件的居委会办公场所搬到马路边、沿街面,全面落实“命名”“挂牌”“标识”“服务”四个统一,真正把居委会建在群众“家门口”,方便居民群众办事,促进居委会实现自我形象变革和服务能级跃迁。

坚持深化居委会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推动“四百”大走访常态化,实行社区工作者“全岗接待”,制定《全岗接待工作规范》和《为民服务高频事项操作指南》,强化首问接待责任和兜底服务意识,让居民群众“进一扇门、问所有事”。

坚持强化社区工作者履职尽责能力建设,开展“践行为民服务初心教育”大讨论大教育活动,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政治引领,重点围绕“一标三实”人口管理服务职能转变做好全员履职轮训,鼓励支持社工参加专业资质考试,提升专业能力,目前全区社工队伍持证比例达到39.4%。

坚持推进参与协商治理,将参与式社区规划与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相融合、与推动专业社会组织赋能社区相融合、与吸引社会资源下沉社区相融合,依托社区规划师专业力量、家庭教育协同力量、社区自治内生力量,通过实施“小小社区规划师”成长实践活动,带动家庭共同参与美好家园建设,推动党建引领下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实践。同时围绕“场地认知”“社区采访”“探讨问题”“方案设计”“运营维护”等不同环节,打造发布全市首条参与式社区规划特色体验线路,为各方主体沉浸式体验参与式社区规划理念和实践提供平台。

徐汇区徐家汇街道西塘居民委员会

(获评先进集体)

徐家汇街道西塘居委会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建设居民满意的社区”为目标,着眼群众需求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凝心工程”。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强化党员意识,在群众中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激发更多的居民参与到社区自治中来。

以服务为抓手,打造“民心工程”。积极搭建平台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组织代建方及居民们召开协调会,制定“一单元一方案”,形成“三字诀”工作法——“三个一”和“三个送”,即通过一张地图、一本台账、一颗热心为社区居民送服务、送政策、送优惠。

以志愿服务为力量,打造“暖心工程”。鼓励业委会成员参与楼道整治,从昔日的包干型居委,变成了搭平台、整资源的服务型居委。成立以离退休党员和在职党员为骨干的“平安志愿者团队”,以社区妇女为主力的“巾帼志愿者团队”,下设有为老服务的“老伙伴志愿者”。

以文化为纽带,打造“悦心工程”。通过“走四百”工作,发掘辖区内的文艺人才,组建舞蹈队、合唱队、体操队等文体团队。每逢重大节日居委会都会组织各类文艺演出,打造展示的舞台。

以法治为依托,打造“稳心工程”。在社区定期开展免费公益法律咨询和普法服务。组织开展社区法治论坛、社区法治月(法治周)等活动,并形成工作制度,筑牢社区普法阵地。

叶丽莎 天平路街道康平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委员

(获评先进个人)

作为徐汇区党代表,叶丽莎在2019年牵头创立了康平“益家人”社区党建品牌,带领支部荣获2023-2025年徐汇区“党支部建设示范点”称号,始终扎根基层一线,当好“社区”大管家。

建立“资源共享-活动共建-公益服务”新机制。探索“党建+公益”新模式,运营“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家园”党建生态圈,抓好先锋志愿者队伍、平安志愿者队伍、文明志愿者队伍、环保志愿者队伍、助老志愿者队伍、达人志愿者队伍,构建美好社区自治共同体。

总结服务离退休干部“四则运算”工作法。一是日常勤做加法,完善“一人一档”底册,尽力解决离退休干部的各类困难。二是矛盾多做减法,发挥离退休干部的崇高威望和智慧经验减少矛盾阻力助推社区加梯工作。三是统筹巧做乘法,用好离退休老干部的资源优势强化社区党建。四是隔阂勇做除法,解决好离退休干部身边的一桩桩“关键小事”,不断提升老同志对社区的心理联结与信任度。

强化“五个一”微治网格工作法。通过走街串巷看一看、登门入户访一访、家长里短聊一聊、民情民意听一听、急难愁盼帮一帮,办好一件件民生小事,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不断为“建设新徐汇、奋进新征程”谋划康平样板、贡献康平力量。

刘琛 虹梅路街道东兰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获评先进个人)

自2017年8月进入虹梅街道,刘琛先后担任虹梅街道虹星居民区社工、东兰居委会主任、东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兼居委会主任。他坚持“民思我想、民需我做、民困我帮、民求我应”,在勤学、勤思、勤走、勤干中,做好社区工作“螺丝钉”。

坚持学习,做依法治理的执行者。积极参加区高级社工师人才育成计划,参加司法考试并顺利通过卷一考试;坚持依法依规,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传递“做好主人翁、选好新物业”的理念,针对停车规约红利增加的小区可分配公共收益,提出小区全体认可的公共收益分成比例和使用规则。

以身作则,做居民新风尚的引领者。一方面加强宣传,完善文明祭祀工作机制。采用柔性措施,通过理性引导、周到服务、潜移默化影响。另一方面以身作则,自愿签署遗体捐赠协议,提倡厚养薄葬,以实际行动渐渐让小区居民们接受厚养薄葬的赡养老人理念。

主动跨前,做社情民意的有心人。他善于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工作,时刻将居民的需求放在心上。比如,在小区燃气立管改造工程中,他召开“三驾马车”会议,征询居民意见,既解决了业主装修的燃眉之急,又让老旧小区设施焕然一新。

编辑:殷鹏晖 审编:ZM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