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街道金岭社区: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 多元化参与社区治理新格局

 时间:2023-03-21 23:24:56来源:深圳新闻网

近年来,罗湖区东湖街道金岭社区在东湖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街道党工委高质量建设“幸福街区、生态东湖”总体思路,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形成了多个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取得显著成效。

社区党委特别注重党的建设、服务品质和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创新“大党委”工作模式,切实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各方面、全过程,有力推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以“二线插花地”棚改项目居民回迁为契机,构建社会化、法治化、网络化和专业化的社区治理模式,探索出现代社区治理的“金岭模式”。

强化理论学习,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常态长效”

金岭社区坚持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多方位抓牢党建“一岗双责”制度,推动书记抓党建职责清单落地见效,压实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干部抓党建职责。

社区党委创建60名党员班级学习制,以线上线下“主阵地+分教点+外延阵地”的固定、非固定三级联动教学模式,开展理论学习、党建知识、作风纪律等方面党员群众教育活动20余场次,覆盖辖区党员群众720余人次。

丰富教育载体,打造红色基因传承“实践基地”

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传承红色基因,金岭社区不断丰富教育形式载体,打造三级联动党建教育“沃土”,交出了优异成绩。

其中,创新“新棚旧友”书记工作室落地见效,统筹建设金岭社区一体化党群服务中心、圆梦安居——罗湖区棚改展览馆、非遗传承基地、红领巾校外实践基地,打造5600多平方米的党员教育实践基地。

汇聚“三金社区”党委书记、优秀支部书记形成的“红色头雁讲解团”“五老讲解团”和注重后备干部、青年党员培育的“菁青年讲解团”,培养了多名优秀讲解员,累计开展影响超780人次的15场主题讲解交流会。

开展“头雁方阵”“薪火相传”“书记轮值”及“圆桌会谈”党员轮训集训特色活动,特色打造“二线插花地”棚改项目回迁及社区治理工作经验“传帮带”,为传统单一、枯燥的理论灌输式教育模式“注入新鲜血液”,丰富教育载体,打造互动式、沉浸式教育体验。

抓好源头党建,夯实基层组织“战斗堡垒”

根据棚改回迁实际情况,社区党委主动联合各单位力量,多路径积极寻找未纳入小区管理的党员,把“党建+基层治理”的关口前移到居民选房入伙的第一站,做到第一时间建支部、找“达人”、育“头雁”。

紧抓物业公司进驻社区和观山瑞苑1130户业主、观山祥苑980户入伙两大关键时间点,第一时间和物业形成“红色物业互助小组”,推动物业公司观山苑党支部成立;特别实施“物业前哨+网格拉网+定点报到+实地走访”全面摸排党员行动,第一时间核查回迁居民中党员身份及其党组织关系转接意向,成立观山瑞苑小区党支部,开展小区党支部“护苗计划”,抓好源头党建,把“战斗堡垒”建在群众家门口。

创新多元参与,共商共建共享“联创聚力”

在罗湖区委组织部和街道党工委的部署推动下,社区横向联动辖区各单位,初步建立以各单位结对共建单位的“大党委”党组织框架,采用“社区党委委员+兼职委员”的模式,通过“党建引领+精准服务+综合治理”统筹利用区直部门下沉的各资源,全面加强新城市回迁人口党建工作,共商共建共享凝聚合力,全面提升社区一体化服务水平。

充分利用“大党委”平台,统筹辖区特色资源,打造“一月一主办,一月一特色”“新邻益+”2023年度党群系列活动,组织辖区各“大党委”单位结合职业特点、自身优势、服务对象需求等开展每月轮值活动。今年3月,金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主题活动汇报,重点沟通了各辖区单位工作中的痛难点,合力统筹资源,推广宣传落实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政策等相关事宜。

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一站式”精准服务

根据社区典型新城市回迁人口占比高、跨区域潜在服务人群规模大的特征,在落实社区“大党委”创优试点的基础上,社区整合多方优质资源,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一站式”服务。

为参与协助社区9620名回迁居民和1929名非回迁居民的互融互助工作,社区开设回迁咨询、装修备案及家政服务专窗,解决工程遗留问题4089件。

联动南粤家政建设家政服务基站,利用安心驿站针对性开展舒心行动,特别打造“岭安心良性循环”,树立失业人员自信,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再就业岗位,同步转化为“巾帼她力量”等自治队伍有生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基层治理,做到“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决”。

强长板、补短板、争优先。金岭社区党委将持续推进“大党委”工作模式,坚持党建引领,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理念,统筹各方力量共商区域发展、共抓基层党建、共育先进文化、共建美好家园,汇集众智,凝聚合力,突出发挥“大党委”的核心引领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开拓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转载自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3-03/21/content_30129954.htm

编辑:殷鹏晖 审编:ztt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