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基金会“服务+公益”模式的探索 ——以北京理工大学公益自助咖啡平台为例

 时间:2017-06-16 15:20:26来源:中国社会报

高校教育基金会作为高校获得社会捐赠资金的重要机构,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连通校友、学校及支持在校生顺利完成学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发展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近年来,高校教育基金会也不断地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试图打破传统的“被动坐等”捐助模式,建立全新的“积极创造”捐助模式,丰富高校基金会在捐助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从最后一环的“接受捐赠”到全程参与、主动创捐,以服务为生产力,统筹各种社会资源,全方位募资。北京理工大学自助咖啡平台就是基于“服务+公益”的理念,对高校公益事业新路径的一种探索。这种理念强调:“慈善无大小,公益在身边”。

提出和成立

为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很多高校积极吸引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资金注入,特别是校友资源,已成为高校接受社会捐赠并获得资金来源的重要主体之一,而教育基金会则在这个角色中扮演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基于为北京理工大学募集社会资金,资助经济困难的校友、在校师生的目的,积极探索高校公益事业的新模式,逐渐探索出了一种“服务+公益”理念指导下的新型公益形式——公益自助咖啡平台。该项目以自助咖啡平台为依托,入驻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楼等人流密集场所,在服务广大师生工作、生活、学习的同时,打造教育基金会的宣传阵地。

运行机制

公益自助咖啡平台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创业校友发起,工商和卫生许可证等运营手续齐全,且具有实施周期短、配套简单、运营效果良好的优势。每一位在校师生购买一杯咖啡的同时,捐赠一元用于“大爱救助”基金。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发起该项目,一方面为了募集社会资金来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了支持校友企业的发展。校友企业作为出资人,捐赠资金和设备,在学校各主要场所建立公益自助咖啡机,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捐赠一部分营业收入给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在校生购买咖啡,既满足了自身需求,又在无形中做了公益,成为公益活动的受益者、捐赠者和宣传者。此外,公益咖啡这种宣传方式也扩大了教育基金会的社会公益影响力。

这便是“服务+公益”的理念在高校中的实践,人人公益、公益贴近校园生活,从小事做起,以小见大、积少成多,推动我国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公益事业发展。

作用和意义

对在校生来说,一方面,公益自助咖啡平台的部分销售收入将用于资助遭遇突发情况的在校生及校友,所以在校生既是捐赠人,又是受益人。另一方面,根据公益自助咖啡平台2017年4月份的数据显示,9个服务点实现11000多杯公益咖啡的良好效果。这种“服务+公益”的新型公益模式受到在校生的广泛认同和青睐,不仅使在校生提高了参与公益的意识,还增加了他们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了其未来捐赠的可能性。

对校友企业来说,这是一种“新公益”模式的探索。校友企业提供设备,通过出售商品获得了利润,出让部分利润作为专项捐赠支持高校公益。企业可以通过复制、推广、推动政策改变等方法让项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规模倍增。这种模式既树立了企业良好的公益形象,扩大了企业在在校生中的影响力,又为自身未来发展积累了资源。公益咖啡在北京理工大学的成功推广,为校友企业寻找到了新的“商业与公益完美结合”之路,也为这一模式快速、顺利地复制到其他高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整个捐赠环境来说,这也是一次奠基性的尝试。以一台咖啡机为辐射点,每一位消费咖啡的用户都会在购买咖啡时发生捐赠行为,潜移默化中强化了捐赠意识;咖啡机覆盖面越广,辐射的人群就越多,对捐赠环境的正向刺激作用也就越大。从另一个维度来说,自助咖啡仅仅只是“服务+公益”理念的一次小小尝试,这一理念可以和不同的模式结合,从而衍生出更多以“服务+公益”为内核的创新型捐赠模式。这些模式的落地将会改变国人对于捐赠行为的认知,促使捐赠环境成熟,从而让捐赠行为成为一种常态。

编辑:涂传博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