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起云滇”爱在龙陵——记大连理工大学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时间:2022-08-03 10:36:31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是什么让他们舍弃宝贵的大学暑假,从繁华的沿海大城市来到祖国西南边陲最边远的山村?是什么让他们几个月精心策划充分准备,历经三轮试讲从几百报名的优秀学子中脱颖而出,奔赴4000公里以外的山区开展志愿服务?他们说,是一场未完的浪漫约会在呼唤!

大连理工大暑期社会实践团合影

“梦起云滇萤火微光”

夏日的中午,炙热的太阳肆无忌惮地炙烤着大地,热浪迎面袭来。在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的木城中学教室里却传来了朗朗书声。闻声而入,在两个宽敞的教室里70多名学生在一群神采奕奕的年轻老师的授课下在认真地学习。这是由龙陵县妇联发起的“萤火微光”儿童之家志愿服务,这群参与志愿服务的年轻老师是来自大连理工大学“梦起云滇”支教团队的学生们。

尽管是初次相见,却是老友般亲切。2013年,大连理工大学与龙陵县建立定点帮扶关系,就将这些千里之外的“两家人”变成了“一家人”。在龙陵县妇联全面筹措下,以大连理工大“梦起云滇”社团为主力的“萤火微光”儿童之家志愿服务团队早在2018年暑期就到龙陵进行服务,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2022年暑期,团队集结了入龙有史以来阵容最大、专业最多的54位学生,分成五个小队,分赴龙陵木城社区、鱼塘垭口社区,勐糯镇、龙新乡、镇安镇开展支教志愿服务活动。

“想对你说句喜欢你,你会不会也喜欢我”

“想对说你句喜欢你,你会不会喜欢我”。这是木城社区志愿服务的老师们最想对孩子们说的一句话。今年是大连理工大学支教团队第一次走进木城乡,也是全国第一批走进木城乡开展支教活动的团队。24名支教老师,利用暑假,从全国各地出发在昆明集结又从昆明历经十小时的大巴和近4小时的环山路才抵达木城乡。军民共建、宁静质朴,却也发展滞后,儿童大多留守、教育力量缺失,这是木城给他们的初印象。为了在15天有限的时间里带给孩子们更多知识及活力,汇聚教育的星星之火。支教老师们秉持初心、心怀感恩,主动适应新环境,精心准备72节课,汇聚了人文地理、生理健康、音乐体育、神话及动漫、物理小实验等特色课程。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面孔、求知的真心、灿烂的笑容和淳朴好客的品质深深吸引了这群“大孩子”,仅仅一个星期的教学,孩子们就彻底打动了这群老师,老师窗户下的棒棒糖、手写的感谢信和热情邀约打歌,彻底触碰到了老师们最温柔的内心,深深爱上了这群孩子。

“来这里开展服务一周,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眼里面的光和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对于我们的那种热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希望能够笃行学校校训里面的知行合一,我们从小学、中学、包括大学学到了很多知识,只有在这次的支教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知行合一。”大连理工大学学生、木城社区服务队小队长温仕杰表示,想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影响孩子们,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递给孩子们,提升孩子们对于知识的向往。

“我们渐渐亲密,互相成长”

鱼塘垭口行政村地处木城乡西边,距木城乡政府所在地24公里,距离县城177公里,这个支教小队是五个小队中距离县城最远,也是条件最艰苦的。12名支教老师克服各种困难,每天负责将近120个学生的教学任务。队员结合专业优势自发动手制作教具,开展了船舶、美术手工、天文、数学启发、舞台剧、大气压实验课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开启了对新知识的探索。老师告诉记者,和他们相处的时间里,除了传授知识,真情实意地感受到了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感受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祖国最西南边陲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青春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木城鱼塘垭口志愿服务小队合影

大连理工大学学生、木城鱼塘垭口志愿服务小队长方紫欣表示:“我坚信,我们组12个人心中从小到大早已经埋下了一颗教书育人的种子。我们明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以前我们可能没有能力为祖国的乡村教育做出贡献,现在我们有能力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们就选择来到了这里。作为青年,我们肩负的不仅仅是责任与使命,更多的是要走到基层当中。这里淳朴的民风,热情的村民让我们找回了初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相信,哪怕我们离开了这里,这段美好的记忆也会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闪闪发光。我们也会以自己的热情感染身边更多的人,一起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事业当中。

“嗨,我来给你讲讲五湖四海的故事吧!”

清晨,在勐糯镇勐糯中心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上着他们平日里最渴望的篮球课和足球课;舞蹈教室里,经过一个星期的教学女孩们已经会了几支简单的舞蹈;外语课上,老师用英语、法语、德语教会了孩子们如何问候、打招呼;记忆训练课上,老师用科学的方法教会孩子们如何快速记读等,一堂堂精彩的课程让孩子们心无旁骛,专心细致学习。

亦师亦友

在老师们精彩讲解下,激发了孩子们对求学的渴望和走出大山的理想。“我们来开展志愿服务的目的其实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知识方面的,就是以启蒙为主,通过十几种户外的课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希望我们在短短的支教时间过后,能够让孩子们拥有自己去探索的欲望,低年级从小培养兴趣,高年级除此以外能够重新激发起自己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就是德行的方面,我们以德树人,让孩子们敢于发问,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发现和承认自己的不足,才能够达到以德树人的效果。”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勐糯镇志愿服务小队队长刘骏从知识和德育两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

“你是我的一场梦,我是你的一阵风”

龙新乡志愿服务小队是五个小队中人数最少的,只有7人。在现任“梦起云滇”社团社长任嘉琪带领下,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开展服务之前,老师们精心策划准备了很多的精品课程,但是到了以后才发现学生报名数量多、年龄跨度大使得小队不得不临时增加教学内容,虽然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强度,但是家长和孩子们求知的渴望和热情给老师们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趣味数学、天文科普、安全知识、手语韵律课、魔术、物理实验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

任嘉琪告诉记者,参加本次支教的54名同学,涵盖了学校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程学部、数学科学学院、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十余个重点学院重点学科的同学,他们都是在校经过了社团三轮面试、三轮试讲层层选拔和几个月的精心准备之后,才来到了龙陵。

“梦起云滇”社团社长任嘉琪表示:“‘梦起云滇’,从社团名字就能看出,大连理工大学与云南龙陵的深情厚谊。从社团成立以来,我们在学校和龙陵县委政府、龙陵各级妇联的支持和帮助下,多次到龙陵开展‘儿童之家’志愿服务活动。在盘活现有资源,给孩子们带来关爱的同时,对我们自己而言也是一种学习和历练。做好山区教育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我们始终把学校的愿望、孩子的未来、龙陵的振兴,当作我们自己的使命与担当,来努力完成。”

据了解,本次暑期支教活动从7月19日开始到8月3日结束,在此期间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和配合,有500余名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每个孩子都学到了知识、开拓了视野。

龙新乡三年级学生娄林卓也是本次受教的一个孩子,她说:“每个老师都对我们非常耐心、也很敬业,用心地给我们传授知识,老师们都非常的亲切,课余时间都与我们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每个老师教的课程各有各的特色,大家都很喜欢这样的课。我要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将来也要当一名像他们一样的老师,回到家乡,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让大家也体会到更大更美好的世界。”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觉得老师们和蔼可亲,给人一种温暖的力量。在这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和知识,老师不仅教会了我们一些防溺水、防电的安全知识,还给我们科普了一些城市的交通工具和其他一些我们没有学过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我要努力学习,长大以后争取到更多的地方去看一看。”木城中学初一学生赵啸说。

木城小学学生吴骏昊:在这个假期里,我和老师们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老师们教了我们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他们让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我和他们学习完都很好,我非常喜欢他们。

他们,用梦点亮萤火的光,一次次奔赴一场未完的约会,用青春和热血在红土高原上埋下了一颗颗求知、求真的种子,在一届届大连理工大学支教师生的接续灌溉下茁壮成长,为了梦中的诗和远方奋发图强、向阳而生。

据龙陵县妇联副主席匡姜艳介绍,大连理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龙陵县儿童之家从2018年开始,已经有服务了五年的时间,服务的儿童达到1万余人。“这个‘官方带娃’模式的开启是我们加强教育关爱,促进孩子健康的有力探索。通过这个志愿服务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和孩子们以及大学生志愿者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受到了社会的好评和点赞。该志愿服务项目,有力地舒缓了家长在假期间儿童托管的疑惑和焦虑。”下一步,龙陵县妇联将整合资源、立足职能,从家庭小细胞为抓手,为龙陵的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贡献更多的巾帼力量。

编辑:黄蔚卿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