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第一次在田地里跟蒜薹接触,拿着劳动成果很开心。
“抽蒜薹”“买蒜薹”,这两天,大河报·大河客户端关注蒜薹的系列报道,让这两个词成了众多爱心志愿者口中的高频词汇。
5月4日,河南农大的师生志愿者、郑州公交二公司苏师傅服务队的小伙子们奔赴田间,帮蒜农抽出了剩在地里的蒜薹。田间地头、微信空间,都是他们忙活的身影,唯一不变的是对蒜农将心比心的爱。
90后大学生奔赴田间抽蒜薹
4日一早,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牛头村蒜农尹东海家,迎来了这样一群特殊的客人:河南农业大学教师卢红振组织的农大师生志愿者小队,来帮蒜农们抽蒜薹。
沿着雨后还有些泥泞的小路,志愿者小队来到蒜农尹东海家的承包地。再过一阵就要出蒜了,来不及抽的蒜薹让尹东海有点着急。“本来五一前就该抽的,儿子儿媳都在郑州开公交车,假期加班没回来,老伴还得带1岁的孙子,家里就我一个劳力,实在是抽不及啊。”看到志愿者小队,尹东海和抱着小孙子的老伴连声说着“谢谢”。
看见长势喜人、翠绿粗壮的蒜薹,农大退休职工李藏梅从包里拿出围裙,麻利地穿上,沿着田垄下地干起了活。“十年前,我就来抽过蒜薹,当时是有个人得了重病,没人看管,求助媒体,我们就报名来了,帮忙抽了一整天。”李藏梅告诉记者,十年后,再次下地抽蒜薹,当年练的“手艺”还没丢,能帮助别人就感觉很快乐。
除了退休职工,田间地头忙活着的还有一群刚和蒜薹相识的90后大学生。“以前没见过长在地里的蒜薹,也不知道怎么抽,今天学了一招。”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学院大一新生张岩表示,“抽蒜薹真的挺累的,真心感到农民不容易,特别辛苦。”
公交志愿者蒜地里“大干一场”
5月4日,清晨天微亮,7名郑州公交二公司苏师傅服务队的小伙子来到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牛头村,准备“大干一场”。
公交二公司的工作人员崔晨介绍,从3日起,大河报的报道就在公交车长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许多车长都表示想帮助一下蒜农,接到这个公益助农的消息后,都在打听怎么去购买爱心蒜薹。
“能帮多少算多少吧,我们还会组织志愿者前往田间帮助菜农。可能我们的购买力不是太大,但是我们会尽力帮助他们。”苏师傅服务队负责人告诉记者。
“老家也有这样的菜园子,跟着长辈也抽过蒜薹,我干这可是得心应手。”志愿者郭师傅干活是一把好手,不一会儿,他就和几名志愿者一起冲到最前头,收获了几大把蒜薹。昨天艳阳高照,阳光烤得人后背滚烫,额头上涔涔冒汗,但也抵挡不了他们劳作的热情。
编辑:孙叶盛 审编:GCH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