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服务团为抓手 助推学院建设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1-15 09:41:24来源:河南高校资讯网

近年来,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根植信阳,服务豫南,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打造高水平的科技服务团队为抓手,以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为动力,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把论文写在豫南大地上,走出了一条产教融合,实践育人的特色发展之路,带动和提升了学院的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及创新创业工作,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优化办学理念 面向行业产业办专业

大山有别,水佳为淮;人言皆信,曰升曰阳。信阳地处大别山区,位于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是我国南北地理的分界线,因气候适宜,地貌多样,中草药资源和食用菌资源非常丰富,种植中草药和食用菌的传统浓厚。本区域内有河南羚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同源制药有限公司、信合援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息半夏药业有限公司等大型中药制药公司,无论是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还是发展态势良好的产业优势,都为我院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我院坚持面向产业、面向应用、面向市场优化办学理论,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提升学科建设,形成了以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与开发、生物制药为核心的制药类(药学类)本科专业群,同时开设了生物制药技术、中药制药技术、食用菌生产与加工3个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科专业,为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专业保障。

立足区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出特色

打造专业团队,提高服务质量。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为己任,主动对接各级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为脱贫攻坚战略提供技术支持,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果,学院先后申报组建了学校食药用真菌产业创新升级科技服务团、信阳大别山区中药材生产与加工技术科技服务团,申报并获批成立了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服务团。

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团科技服务能力,学院以信阳地区特色的中草药、食用菌为研究对象,先后申报组建了中药资源与中药新产品开发研究创新团队、食药用真菌选育及保健机理研究创新团队、信阳大别山特色中药材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分析检测创新团队,不断提高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

组建创新联盟,助力产业发展。2018年,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充分发挥产学合作助力产业发展的作用,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联系“潢川九龙春天农业科技公司”“确山福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信阳市官庄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信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企事业单位成立了“河南省食药用真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合作单位发展到30余家,紧紧围绕产业创新升级、模式调整、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推动食药用真菌产业发展。以食药用真菌菌种选育、人才培养、生产技术创新、产业链条拓展等研究为主攻方向,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食药用真菌产业技术创新机制,为河南食药用真菌产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食药用真菌产业整体升级,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目标。其中中药团队和河南息半夏药业有限公司共同申报了信阳市科技专项,“信阳道地药材生态种植与开发利用研究”项目,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制定地方标准,规范产业发展。服务团在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发现,部分中药的品种鉴定、种植规范、加工过程、产品的质量没有地方标准,大大限制了产业的发展。中药科技服务团和企业联合,制订了相关标准,如息半夏规范化生产技术、息半夏组织培养技术规程、迷迭香栽培管理技术规程等信阳市地方标准,以及河南省苍术生产技术规范、河南省瓜蒌生产技术规范等河南省地方标准;与信阳农科院联合整理修订了椴木黑木耳、银耳高产栽培地方标准2个,并于2016年获得省质量监督局批准公示。

服务团指导潢川县九龙春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传统香菇菌种改为庆科212、浙香6号胶囊菌种,帮助企业解决工厂化培养室内发菌、转色等技术难题,协助企业制定2个“香菇工厂化生产”相关栽培技术规程和地方标准等,该生产地方标准2018年4月获得省质量监督局批准公示。通过地方标准的制定,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服务地方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为全面贯彻落实《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十百千”工程实施方案》和《河南省科技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服务团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树立“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参与、服务地方”的产业发展目标和生态理念,教学科研、创新创业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更好地服务于信阳及其周边产业发展,在服务乡村振兴和振兴革命老区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生物制药工程学院以王德芝和陈琼两位教授为带头人的食药真菌科技服务团、中药科技服务团,立足豫南,辐射周边,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食药用真菌科技服务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推动产教融合,科教兴农,先后与30余家食用菌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常年坚持参加科技扶贫和科技下乡活动,开展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辐射到信阳周边及外地20多个县和30多个乡镇。每年下乡10多次,开展现场服务指导,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1000余人,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其中服务团定点跟踪服务的信阳市谭家河乡大庙畈村残疾人徐家军,于2018年脱贫摘帽,同时带动大批残疾人脱贫致富。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服务团常年深入息半夏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和种植户的田间地头和企业生产加工现场,采取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入户面授、集中培训等形式进行调研、指导、培训,先后累计培训中药材产业人员达600余人,发放技术培训资料1500余份。中药服务团每年开展科技服务累积达20余次,种植基地由2家合作社发展至目前的100多家,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00余亩,发展到目前的4000余亩;同时引进了迷迭香品种,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近年来,中药材产业是已成为息县人民政府为调整产业结构、助力扶贫攻坚的重点扶持项目。

服务团把科技知识渗透到千家万户,使农民看得到、学得懂、记得住,通过大量的科技宣传和专题技术讲座,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的种植、管理水平,达到培训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帮助大家早日脱贫致富。由于服务团工作业绩突出,先后多次被评为省级优秀科技服务团队,服务团带头人王德芝、陈琼两位专家多次被评为省级和市级优秀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其他成员先后20余人次被评为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的事迹先后被光明网、学习强国、教育时报、信阳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报道,作为科技扶贫、科技助农的典型进行推广。

推进产教融合 实践教学育人效果好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协同育人。我院不断深化与企业合作,2019年与广州汇标检测技术中心联合申报的产教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型检测平台建设》,获得教育部立项,为共建课程、师资培训、学生实践教学等方面提供了抓手。同时我院在对种植户、合作社进行指导和帮扶的实践中,在为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的合作过程中,探索出一条“企业+高校+合作社+农户”服务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育人之路。科技服务进一步推进了产学研合作、产教融合,在科技服务过程中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搭建了学习平台。学院先后与30余家相关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和实习基地协议,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实践教学取得显著成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我院张瑞珍、苗童童、田甜、周俊杰等四位学生申报的“功能型灵芝盆景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获2020年河南省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学生杨伟明、孙文雪等申报的“迷迭香日用品和保健防疫用品的开发利用”获2020年河南省本科高校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015年,我院学生创新团队荣获2015年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19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赛区二等奖。

服务团把科技服务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培养了一批知农、爱农的技术人才,毕业生利用专业所学,创新创业,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其中邢江龙创立了“淮滨顺河农业有限公司”,张东成立了“东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王金合扎根息县建合作社,与合作人共同投资种植中药材170多亩,成为当地带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我院众多毕业生在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岗位上成为骨干力量,为企业、行业创造价值,我院毕业生勤奋、务实、实践能力强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

开展应用研究 论文写在豫南大地上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服务团立足生产实际,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开展科技服务,帮助企业、合作社、种植户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来源于生产实践的科研项目、成果和论文。服务团围绕中药的生产开发、种植,食药真菌的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攻关等领域,先后在《中草药》《食用菌学报》《中国食用菌》等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150余篇,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复方半边莲新剂型的开发与药理研究》《硫磺熏蒸中药材替代物质的研究》《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及深加工研究》《灵芝的规模化栽培及深加工研究》《大别山区域野生菌物资源库的建设研究》等17项。主持河南省县(市)创新引导计划项目《息半夏GAP种植产业技术示范及推广》1项,主持信阳市科技创新应用示范专项《信阳道地药材生态种植与开发利用研究》1项,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鸡公山野生药用菌人工驯化技术集成研究》《基于植物代谢组学的野生型与人工栽培型猫爪草的化学成分比较及定量分析》等5项。通过河南省级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灵芝饮料的研制与稳定性研究》《珍稀食用菌孢子杂交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等10余项。我院积极鼓励教师把科研聚焦在生产实践上,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目标,用科研服务乡村振兴、“三农”发展中的现实需要,让科研走向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豫南大地上。

我院以科技服务团为抓手,以产业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为目标,紧盯应用型人才培养,牢固树立新工科理念,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不断提炼优势内涵,凝练特色专业,打造学院亮点,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信阳农林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 段鸿斌)

编辑:chengfang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