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现场
近日,数字时代的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在电子科技大学召开,来自国内60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70位学者,围绕“数字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的主题进行交流。
开幕式上,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指出,在数字时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正在深度融合,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研究模式,构筑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新的学术。她表示,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文科,电子科大一直十分重视文理工科的交叉与融合,在新文科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本次研讨会探讨数字与文学和文化的关系,是学术前沿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相信电子科大工科优势与新文科的结合,一定会开辟出比较文学研究的新天地。”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前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曹顺庆希望,四川比较文学学会的学者们能够继续为中国的比较文学走向世界而努力奋斗。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常务副主编宋炳辉对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本次会议的主题聚焦学术前沿,体现了研究的多科性,将涌现出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他同时强调,各省市的比较文学学会之间要进一步开展交流与合作,推动比较文学研究的发展。
根据“数字时代的文学与文化”这一主题,曹顺庆、傅勇林、赵毅衡等15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主旨发言,分别从比较文学、文学人类学、哲学、译介学、文化传播学以及信息科学等视角,探讨新时代的文学与文化的变化和发展规律。而在分组讨论环节,与会学者还围绕“数字时代的比较文学研究”“数智时代的文学与幻想”“数字时代的符号与传播研究”等八个议题展开讨论。
此外,本次会议通过书展的形式展示了比较文学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著作,在学科的交叉中进行学术碰撞和交流,期望以独特的角度推动“数字技术+文学”“数字技术+文化”的发展。
编辑:孙玮 审编:chengfang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