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红色文化,感染当代精神风貌,每年新生军训期间,百人大合唱都会如期举行。湘潭大学第18届百人大合唱于10月5日晚在俱乐部拉开帷幕。为深入了解大合唱背后的故事,记者走进各院排练现场。
百人大合唱排练时间多为新生军训的空余时间,如午休时间或晚上的休息娱乐时间,对于新生而言,排练时间紧迫,休息时间压缩,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排练现场,拿着盒饭的,啃着面包的,喝着矿泉水的,都是匆匆忙忙从训练场赶过来的新生。而这只是一部分,对他们来说更难的是声调问题。但面对这些接踵而来的困难,没有人退缩。“大家把手摊开,用你的小腹中的气息慢慢从嘴巴呼出,尽量持续,这样帮助自己唱的悠长高调一点”,到各个排练地点时,几乎都会听到这句话。“开始加入合唱团的时候,我的高音很不好听,基本上是吊着嗓子唱上去,高音问题很严重,但经过不断练习和部长的指导,有了很大的提高。”公管院的刘春苗如是说。兴湘的指挥员也提到:在合唱中会有一些比较困难的源头,第一就是大家不识谱,需要我口口相传,第二就是同学们唱红歌的时候会普遍的抢节奏,第三就是不懂我的手势。这对开始的训练来说是个很大的困难。
从九月底开始,不仅新生在为大合唱努力练歌,各院系百人大合唱负责人、指挥员等人也在积极沟通与指导。为了兼顾训练效果和同学们的身体,他们不仅要组织新生训练,指导合唱技巧,更是主动与军训团的营长们进行沟通交流,合理安排时间,在确保新生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进行排练。
“人怎么还没有到,有联系方式的快点联系一下”,在商学院排练现场,只听商学院文娱部部长曾令杰正在安排着不同人员的工作,为做好合唱的准备工作,他甚至找来一些自己的好友帮忙。“我们的排练曲目是《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和声要求比较高,是有一定难度的。”曾令杰说道。但是难度是一步一步攻克的,“把音压下去”“把嘴巴张开”“这一步要慢慢的提高音调,把呼吸拉长一点”只听指挥老师拿着喇叭一遍又一遍地喊,帮助同学们从发声、嘴型、唱法、歌唱技巧、转音等方面针对训练,最终让学生实现从量到质的变化!
炎炎烈日下,大家有苦一起挡,当个别同学的积极性不高,有惫懒懈怠时,指挥员表示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同学们进行心理疏导,适时给予慰问品,不断鼓励同学们不要放弃,他们希望同学们的努力会得到最大的收获!外院学生会文娱部部长跟同学们坚定地说:“军训和大合唱都很累,这些是你们进入大学的第一课,你们此刻吃的苦会被以后的时光发酵成快乐美好的回忆。”
困难虽多,但在后续的锻炼中和指导员的帮助下,一次次的训练,从发声的气息到个人的合音,问题逐渐解决,李洪娟表示大合唱带给她的收获远比困难要多,她不仅学到了发声技巧,更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还会参加!”她欣喜地说道。大部分同学每天空余的时间都被大合唱所支配,每每经过新生宿舍楼下,都会传来阵阵歌声,同学们开始的抱怨慢慢变成了对集体荣誉的执着,这也许就是百人大合唱背后的小小感动。
努力之后必有回报,10月5日晚,一首首激昂澎湃的乐章响彻俱乐部,乃至整个校园。“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一首《雁南飞》细腻地唱出虽思乡但报国更大之感,将人们带入在抗战那段艰苦时期中普通百姓舍小家为大家,保家卫国的忠诚中。“愿你平安昌盛,生生不息啊……”外院同学的《天耀中华》以深情飘逸,气势恢宏的声调唱出每一位国人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和千年的心灵感受,呼唤埋藏在人们心底的信仰。兴湘学院的《光荣与梦想》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感染着每一位中华儿女去担起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责任,“前进,向前进,跟着必胜的信仰……”
合唱,最重要的乃一“合”字,所有的人,齐心协力,把这背后的汗水,收获,一同歌唱给我们的祖国母亲,这许就是百人大合唱的所含的心意吧。
编辑:孙玮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