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理学子走进青岛国际会议中心 学习“一带一路”精神

 时间:2018-08-17 19:23:32来源: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

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各高校大学生在暑假时间,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寻“一带一路”的精神,并为“一带一路”的环境发展做出贡献。他们用满腔的热情,记录、感受并传承“一带一路”的精神。

青岛理工大学“青岛丝路行”社会实践调研小组

8月12日,前往青岛国际会议中心进行实地调研。成员们不仅对2018年上海合作组织会议的主会场-青岛国际会议中心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学习了“一带一路”的最新政策,而且为进一步探索关于“一带一路”下的生态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探寻青岛上合秘密,发扬“一带一路”精神

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作为此次上合峰会的主场馆——位于青岛市南区浮山湾畔、香港中路及奥帆中心广场商圈核心繁华地带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门口飘扬着色彩鲜明的旗帜,烘托出浓浓的峰会氛围。整个场馆气势辉宏,整个造型像是一只即将展翅高飞的海鸥。会议中心建筑内部具有良好的景观视野。在会议厅、观海长廊、檐廊、景观广场、亲水平台等处,都可以令人感受到倚山傍海的宏伟景象。会议中心的建设内涵是“中而新”、“海洋文化”、“后续利用”,无处不彰显了“山水一体、海天一色”的场地环境。向全世界展现“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中国风采。在会议中心内,会场内有关于“一带一路”的各类艺术展览和讲解人员对于“一带一路”政策的解读。“青岛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热土,是‘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讲解人员如是说。

从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出来,每一个游客都被深深的震撼。“青岛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召开前后真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啊!”“青岛对‘一带一路’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实践团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外的合影

发现生态环境问题,体会“青山绿水”意义

成员们发现从五四广场开始,一路步行到青岛国际会议中心的途中,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暑假正是游客旺盛的时期,海滩上漂浮着各种塑料垃圾;二是尽管景点周围垃圾桶有可循环垃圾和不可循环垃圾的分类标识,但环卫工人在处理的过程中,却把各类垃圾都倒进一个垃圾车,最终垃圾还是没有完成分类目标;三是海洋中海草泛滥,海水发出恶臭味,奥帆中心的入口附近还有排污口,海水呈现黑色,污染现象很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青岛的城市风貌。

环卫工人把分类好的垃圾装在了一起

“一带一路”是联系世界各国的重要纽带,了解青岛在“一带一路”中环境生态方面的变化,从简单的垃圾分类到垃圾的最后处理,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影响着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和城市风貌。绿色健康的环境是人民生活的保障,守护生态环境,这对“一带一路”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孙玮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