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走访种地老农:让别人的胃踏实也让自己的心踏实

 时间:2018-07-13 20:47:40来源:中国青年网

一个人坚持一件事坚持四十多年,那么他所坚持的事就是他的事业。7月8日,为了解农民耕种情况河南科技学院青农志愿服务团来到了新乡市封丘县黄陵镇闫庄村。

村口初遇庄稼能手

新乡市的气温达到了36摄氏度,实践队员们在村口向前望去只有刺眼的阳光,村中新建的水泥路上空无一人,路边的大树上的叶子晒得微微卷曲。正当实践队员们着急找不到人时背后传来了一个洪亮的声音“这么大一帮子人在弄啥,堵着路中间。”说话的是一位年约50 声音洪亮背部微驼的大叔,当实践队员们告诉大叔自己的来意后,大叔楞了一下微微一小说道:“了解农民种地?俺们村年轻一点的都出去了打工了,都没几个人种地了,恁换个村吧,别挡道了俺要下地。”实践队员们提出想跟着大叔下地时大叔说:“中啊,俺有8亩地要想跟你们跟着吧。”

已经荒芜的老屋前种着许多蔬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子强 提供

田间地头谈种地史

在路上大叔介绍到他叫董忠(按人物要求化名),今年49岁。听到他的年龄实践队员有些惊讶因为初见皮肤黝黑满脸皱纹的大叔时以为他是五十多岁,于是便问道“董叔那您种地多少年了?”董忠大叔爽朗一笑答道“俺要是明天死了就种一辈子地了。”用生死的距离来度量种地的这句话让实践队员们惊讶的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加快步子跟上董忠大叔前进的脚步。

路过靠近灌溉水渠的一片田地时董忠大叔突然停下脚步对着实践队员说:“学生俺考考你,你知道这地里种的啥不?”当实践队员回答出花生这一正确答案时,董忠大叔点了点头转身继续向前走,边走边说“俺种一辈子地只种两样东西就是花生和小麦,实践队员好奇的问道为啥不种其他作物,董忠大叔又指着前方大片碧绿色的麦田说:“看,那就是俺的地,长得好吧?俺以前也种过金银花啥的但那个挣钱俺却不踏实,不知道这种了金银花,明年还买不买小麦的种子了,就又给拔了。”

实践队员问到种地时的收入董忠大叔第一次露出了苦涩的微笑“收入低啊,俺平时农忙种地,闲了就打零工,种地养不活这一家人。”

董忠正在查看花生的生长情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郭子强 提供

种地时的辛酸与幸福

当被问到啥时候最开心时,董忠大叔伸出右手做出数钱的动作“当然是收粮食的时候啊,收的多可以卖钱啊。”

就这样董大叔用他八亩地上的花生与小麦,靠着农闲时打的零工养活了一家四口。地离不开人照顾所以只能去打零工,人离不开地过日子,所以这几十年来董忠大叔都过得很踏实。“零几年的时候连着几年大旱又大水,那几年都没收成,可俺不慌,‘粮食不收年年种’只要一直种就肯定有收成。”

当被问到对未来农村该如何种地的看法时,董忠大叔正用手扒开沙土查看花生的生长情况,他头也不抬的答道:“那个时候就是全机械化种植,也不费力了。”“那个时候的您呢?”“俺就种地啊,总得有人种地不然城里人吃啥。再说了种地让俺觉得踏实。”

实践活动结束后,离开了董忠大叔实践队员感慨说:“董忠大叔这四十多年种出的粮食即安抚了很多人的胃也让自己感到开心,真好。”

编辑:孙玮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