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感恩母校杭州师范大学:一回头,我就能看到从哪里出发

 时间:2018-05-15 01:28:33来源:人民网

“四年师范,六年老师,这十年经历,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我一辈子都记住自己是一个师范生。”

5月13日母亲节这一天,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回到了母校杭州师范大学,庆贺杭师大110岁的生日,并为“杭州师范大学马云乡村教育研究院”和“杭州师范大学马云乡村教育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作为“杰出毕业生代表”发言的马云,没有向学弟学妹们讲述成功学的故事,谈及最多的却是两个字——“感恩”。“今天是母亲节,又是母校的生日。所有人都在感恩母亲,我们在这个时候,同时也感恩我们的母校,感恩我们的老师。”

马云向当时的班主任和老师献花,以表达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恩。

“在杭师大,我学会了做人,学会了跟人合作,没有杭师大,我的英文也也不会这么自信,就是杭师大造就了我。”在随后同大学班主任等老师沟通时,马云满怀感恩的表示。

大会分享现场,马云说,是杭师大教会了他做一名“最成功的失败者”,并教会他用老师教书育人的方法来管理公司。对于正处于技术变革时代的我们而言,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教育改革,“未来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比拼,更重要的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

1984到1988年间,马云在杭州师范大学外语系度过了4年的时光。回溯这段经历,马云直言,这是他生命中“非常快乐”的4年,“非常重要”的4年,也是“永远不会忘记”的4年。“30多年过去了,杭州变得越来越大,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和母校的距离却越来越近,现在我的办公室离这里就一两公里。”演讲现场,马云颇具感慨地说道,“有时候回过头一看,我就能看到我是从哪里出发的,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谁。”

1987年夏,马云(左二)与外语系李增荣教授(左六)及同学在文一路校区门口合影。

杭师大教给马云的第二样东西,就是把他培养成了一名老师。“我经常说,我没学过怎么当CEO,我是用当老师的方法来当CEO,在我看来,CEO就是chief education officer,是首席教育官。所幸我把杭师大所学的,当老师的所有经验,当老师的所有经历带到了创业之中去。”

马云认为,CEO如果不能像老师一样,用成就他人的思想来做,帮助员工成功、帮助客户成功、帮助合作伙伴成功,一家公司就很难成功。“老师身上有一种理想主义,这种理想主义成就了阿里巴巴,让他能够成为一家不一样的公司。”

2014年11月21日,马云回母校仓前校区同学弟学妹们合影。

从为乡村教师代言,到发出湖畔大学的倡议,再到创办探索基础教育改革的云谷学校,马云的心里一直保留着最初的“教师梦”。“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还能回来当老师,而且是为了未来当一个老师,因为我越来越强烈的认识到,未来教育一定会发生巨变。”

在他看来,未来教育的使命,不能只教知识,教和育不一样,“教”的是知识,“育”的是文化;学和习也是两个概念,“学”是学知识,“习”是尝试知识、体验挫折,是一种想象力、一种文化。教和学是对知识来说的,育和习是对文化来说的。马云认为,“未来的孩子,一定要用全球化的眼光看问题,要用乐观的心态面对挑战,要用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未来,同时必须让孩子具备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担当力、领导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除了智商和情商之外,更需加强对孩子爱商的培养。

(附:马云感恩母校杭师大演讲摘要)

我自己也没有想到,我和母校的距离却越来越近,现在我的办公室离这里就一两公里,有时候回过头一看,我就能看到是我从哪里出发的,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谁。

四年师范,六年老师,这十年经历,让我成为了今天的我。其实我觉得我没有一天停止当老师,别人可能认为我讲的很多,这是我教师的职业病,我为这“职业病”感到骄傲。

我高考失败了两次,所以我还没进杭师大,杭师大就给我上了第一课——什么是失败,什么是挫折,其实我一直争取在做一个成功的失败者。

我是用当教师的方法来当CEO,在我看来,CEO就是chief education officer,是首席教育官。所幸我把杭师大所学的,自己当老师的所有经验、当老师的所有经历带到了创业之中去。

CEO如果不能像老师一样,用成就他人的思想来做,如果不是帮助员工成功、帮助客户成功、帮助合作伙伴成功,这家公司就很难成功。老师身上有一种理想主义色彩,而正是这种理想主义成就了阿里巴巴,让他能够成为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

教和育不一样,教的是知识,育的是文化;学和习是两个概念,学是学知识,习是尝试知识、体验挫折,是一种想象力、一种文化。教和学是对知识来说的,育和习是对文化来说的。

中国每年有近2000万新生儿童,这是中国最独特的资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富矿,是比任何自然矿产更珍贵的财富,是最值得投资的资源。我们要思考如何把这些财富变成真正的竞争力。

面对未来的孩子,智商、情商之外,还要培养爱商。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不会被机器取代,才不会在变革中被淘汰。

未来的孩子,一定要用全球化的眼光看问题,要用乐观的心态面对挑战,要用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未来,同时必须让孩子具备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担当力、领导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未来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于老师。一个国家,应该鼓励最优秀的学生进师范学校,让热爱当老师、当得好老师的师范生做老师,让老师真正成为崇高的职业,成为社会上最受尊敬、待遇最好的职业,让尊师重教四个字不是写在书上、写在纸上,而是刻在每个人心里。

编辑:夏章鹏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