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纪实:承受生活之苦 渴望小小梦想

 时间:2017-10-26 12:38:20来源:中国青年网

连日来的大雨一次次推迟我们的行程。终于在这个周末,我们等来了晴天,踏上了家访的路程。

对于刚刚毕业、初为老师的我们来说,家访,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要了解什么问题?解决什么困难?虽然在此之前演练过,但终究是纸上谈兵,带着这样的忐忑,近两个小时的山路就在我们的准备和讨论中飞快度过了。

延边大学研支团成员走在家访路上。梁硕 摄

延边大学研支团成员走在家访路上。梁硕 摄

我们的目的地是广西自治区东兰县长江镇巴挽村。巴挽小学的校长早早等在了校门口。他向我们介绍了几家孩子的情况。据他说,这几家都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户,家里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全靠低保救济。大概了解之后,我们带着准备好的米面油,走进孩子们的家。

“特困?能困难到哪去?”这是我即将走进孩子们的家,看着面前的房子,产生的第一想法。入目是一幢干净的小楼,走进去,虽然没有装修、没有家具,但是贴上了瓷砖,也算是宽敞明亮。我们三个对视一下,彼此都看出了对方的不解。但未等我们提出疑惑,校长就主动解释:“这不是孩子的家。这个孩子家里是危房,没办法住,所以叔叔划出一部分给她们家住。看,走进这个门就是了。”

简陋的窗户与害羞的孩童。单诗芮 摄

简陋的窗户与害羞的孩童。单诗芮 摄

我们跨过了这道门,却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灰暗、破旧、凌乱,映入眼帘。室内仿佛只是用水泥草草抹了一遍。卧室和外面只用一张布隔开,没有门。农具木头放在一旁,另有两个木架子,搭着衣服和玉米。我们来到更加昏暗的餐厅----暂且称之为餐厅吧,这里是家中唯一有桌椅的地方。父亲带着两个孩子站在这里。十月份,孩子们穿着短袖短裤、断了带子的凉鞋。这时我觉得冷,有风。环顾四周,有大大的窗框,但并没有安装玻璃。

“为什么不安窗户呢?”单老师问。

这是一家六口人的厨房。单诗芮 摄

这是一家六口人的厨房。单诗芮 摄

“因为没有钱。没办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安。”村支书回答。与此同时,他指了指和叔叔家分隔开的那道门:“就连这门,也是他叔叔家花钱才安的。”

我看着两个孩子,有些心疼。虽然南方比北方温暖,虽然我是一个抗冻的东北人,但一路上没有阳光,湿冷的风早让我裹紧了外套,要知道,我身上还贴了两个暖贴。两位老师带着两个孩子去卧室里聊天:“冷不冷?为什么不穿长裤呢?”

东兰县巴挽小学校长向研支团成员介绍学生家庭情况。梁硕 摄

东兰县巴挽小学校长向研支团成员介绍学生家庭情况。梁硕 摄

孩子不说话,校长给了我们答案:她们没有衣服。身上穿的,也是外界送来的捐助物资。

两个孩子很害羞,不爱说话,可能是我们的“大阵仗”让她俩有些紧张,单老师和我就小声给她们讲外面的故事、讲东北、讲东北的冬天。慢慢她们也有点好奇,眼睛里也带了点笑,开始敢回答我俩的问题了。两个孩子都在巴挽小学读书。大一点的叫美珍,六年级,妹妹美秀五年级。她们已经会做菜等很多家务了。一提到我们在学校中建的读书角,她们就很开心。“我们已经读了好几本书了。”美珍说,“可是学校不让带回家看。”

我们走后,心里都有些压抑。单老师说:“我真想把我的东西都给她们。”

我们要对另外几个家庭进行家访。原以为距离都很近,但是从第二户开始,孩子们的家就远在三公里之外了。走到了路口,剩下的路程不能通车,我们只能步行前进。

这几个家庭都给了我们共同的印象:屋内昏暗,家里贫穷。虽然有政府的大力扶持,让他们从危房搬到了小楼,但是房子里空空荡荡,没有门,只有旧旧的布帘;没有窗户,最好的一家也只是用几块木板草草挡风。孩子们从未走出过村子,但是都很争气,学习在班级里都名列前茅。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户人家。我们去的时候,学生韦莉秀不在家,她上山砍柴了。她们一家人也是住在亲戚家里。她有两个弟弟,一个要上一年级了,一个还静静地趴在母亲背上睡觉。

校长为我们介绍了她家里的情况。因为她家里人都不会说普通话,也正因为这样,父母没有挣钱的门路、无法外出打工,又因为身体问题,做不了重活,一家人只靠低保生活。

过了一会儿,莉秀砍柴回来了。她只有13岁,但看起来模样很成熟。她不爱笑,总是抿着嘴,但是对我们提出的问题回答得清楚明白:

“你有什么爱好吗?特别擅长什么呢?”

“画画。”

莉秀画画很棒,学校里有画画比赛,她总是积极参加,有要画板报的工作,老师们也找她。

延边大学研支团成员梁硕为学生韦莉秀画像。单诗芮 摄

延边大学研支团成员梁硕为学生韦莉秀画像。单诗芮 摄

正巧,队长梁硕是我们延边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的。我说:“你可以和这位梁老师学习啊,他画画很棒的,要不要让他给你画一幅?你想画什么都可以。”

我本以为她会扭捏、会害羞说不画;或者会简单让梁硕画画花花草草、画画外面的风景。

但是出乎我意料的,她很快就回答了,她说:“画我。”

在队长为她画画的时候,她始终保持一个姿势,眼睛时不时飘到本子上,想看看画到了什么程度。

拿到画像的一瞬间,我看见她笑了。她认真端详着,但笑并未停止,白白的牙露了出来,和刚才抿着嘴,看起来有些倔强又坚强的女孩判若两人。

每走到一家,我们都会问一个问题:你有什么特别想要的吗?

得到的回答都不一样,有孩子说要书本,有孩子说想要床被子、要个书包,小莉秀不一样,她说:“我想要画笔。”

那一瞬间,我看见她眼眶红了。

延边大学研支团成员与受访学生合影。单诗芮 摄

延边大学研支团成员与受访学生合影。单诗芮 摄

我们的家访大约持续了五个多小时。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里,我们既是给予者,又是收获者。在来之前,我们没有想过,真的会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承受着生活的苦,却仍珍惜所有的一点一滴,保留着小小的梦想。支教的工作任重道远,但是因为有了他们,就觉得有了坚持下去的理由。不久之后,带着你们需要的东西,我们还会再见。(延边大学支教团 翟宇佳)

编辑:孙叶盛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