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时间:2017-06-13 05:04:57来源:光明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指出:“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成长提出了一系列希望和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广大青年指明了正确成长道路,创造了良好成长环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着力引导扶持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发展,对于引领青年成人成才成长,搭建青年服务社会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是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和市场的有益补充,是能够厚植青年文化内涵、展现社会道义力量的重要民间组织,在加强社会治理、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社会治理精细化程度的不断增强,专业化、创新性较强的青年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迸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但与此同时,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发展又面临着相关政策法规落实难、承接购买公共服务项目难、吸纳专业人才难、政社开展合作难等发展瓶颈,需要从政策、项目、人才、平台等方面着手,统筹推进我国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协调健康发展。

创造性落实相关政策法规,激发广大青年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动力。政策法规是培育和发展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的指挥棒,具有牵引和带动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精神,抓准吃透有利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红利”,推动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做大做强。要大力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在筹备咨询、登记注册、场地资金、项目筹划、购买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打造政府向社会组织配置资源服务的端口,进一步释放青年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释放政策空间,推动其从扶贫济困、互帮互助向环境保护、应急救援、医疗卫生、文化艺术、普法宣传等领域拓展,扩大领域覆盖面,提升组织层次。制定完善鼓励回馈社会、扶贫济困的相关税收政策,落实促进青年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充分激活青年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内生动力。

政社同心同向开展合作,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一方面联系青年志愿者,另一方面联系弱势群体,其健康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各级党政部门和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进一步理顺关系,发挥好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团组织的资源优势,勠力同心同向开展合作,积极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在购买范围上,不论民生就业、扶贫济困领域,还是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领域,都可以尝试政府购买服务。逐步探索完善以项目制的形式引导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承担扶贫济困、救灾救难、养老服务等社区服务项目,不断提升青年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搭建青年创业服务平台,集聚公益慈善事业专业人才。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专业化人才。当前,我国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发展所需要的各类管理和专业人才十分匮乏,难以适应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应通过外引内培等多种形式储备一批专业性人才。通过教育培养、政策解读、导师辅导、网络课堂、创业实训等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创业教育训练,突出体验式、参与式教育,培养一批掌握政策、熟悉行业规则、富有开拓精神的专门人才。通过完善青年创业政策保障措施,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减少创业障碍,推进平等创业,吸纳集聚一批专门人才,打通人才流动的壁垒。搭建青年创业服务平台,吸纳公益活动的青年组织者、青年骨干参与者及青年志愿者入驻,引导其通过参与公益慈善实践活动,逐步培养成懂理论善管理的公益慈善专业化人才,不断提升服务青年能力。

组建青年公益慈善组织联盟,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当前,我国社会上存在着大量零零散散的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活跃在扶贫济困、救灾抢险等公益活动领域。长期以来,这些单打独斗的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之间缺乏有效整合,救助形式收效甚微,难以形成合力。组建青年公益慈善组织联盟,吸纳更多的青年公益组织加入联盟,可以把这些志向情趣相近、有共同目标、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青年社会组织,组织到一起,开辟一片天地,形成新作为。通过组织能力建设培训、主题沙龙、外出学习、共同实施项目等方式,支持并引导青年公益伙伴共同成长。

大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推动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落地生根。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良好舆论环境、人文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应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奋发进取精神,积极营造鼓励创业创新的社会氛围,形成公益创业光荣的鲜明导向。大力培育先进典型,让优秀的青年公益慈善社会组织代言,引导他们在实施项目过程中主动宣传主流社会价值导向,帮助青年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建立完善民政部门和共青团、青联等群团组织及有关职能部门协同发挥作用的管理机制。加强行业监管,加强诚实守信教育,加大信息公开建设,不断提升组织的公信力。打造青年公益服务品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形成品牌示范效应,起到公益理念“播种机”的作用。

(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杨梅)

编辑:长虹 审编:莫雨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