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工作适合我?该去哪里找工作?做什么才有职业获得感?求职好几次都失败了,有求职恐惧症怎么办……为了帮青年解决各式各样的就业困惑,长宁、嘉定、青浦等多个团区委都开起了“加油站”。
这个“加油站”的全称是“求职加油站”,是一项社区青少年就业服务项目。长宁区青少年事务社工吕玥表示,当前就业困难青年大多存在职业规划不清晰、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就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但年轻人不喜欢长辈式说教,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帮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发掘兴趣,点亮心中梦想
市阳光中心长宁工作站在B站上开了号,定期直播,用轻松的语言讲解就业政策,让更多青年能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同时,社工们还以7人为小团体的互动形式开展“奥利给”求职加油站小组单元活动,让正在求职的青年组成小组,除了增强就业信心外,还借助同伴力量分享求职技能,从心理和技能两方面帮助青年就业。
嘉定团区委则与嘉定区就业促进中心合作,获取就业困难青年数据,社工拿到数据以后,通过走访排摸,建立了长期失业青年信息系统档案,并针对这些青年的需求邀请导师团队,组织开展青春“嘉”油站训练营,为这些青年培训就业技巧。
小陈个性内敛,她从原单位离职后在家待了很久,不想继续工作。嘉定的青少年事务社工庄晓韦通过电话、微信关心小陈的情况,邀请小陈参加社工站举办的求职就业活动,帮她重建求职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一次偶然的聊天中,庄晓韦得知小陈想做化妆师,但因为缺乏启动资金和技术而犹豫。此外,小陈妈妈认为创业是一个风险很大,也不是特别支持女儿创业。庄晓韦在得知这一情况以后,走访了嘉定区劳动服务中心就业处,了解了个体户创业经历、政策和模式,并整理成档案交给小陈,帮小陈一起做职业规划。
在庄晓韦的鼓励下,小陈创建了自己的社交账号,通过这个渠道接到了化妆的工作。看到庄晓韦付出的努力和女儿的改变,小陈妈妈也慢慢接受了女儿的选择。庄晓韦说:“成为自由跟妆师后,虽然节假日非常忙碌,但是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后,她的生活充实快乐了很多。”
深入园区,让宿舍充满温情
就业与生活息息相关,青浦团区委将视角转向青浦工业园区的集中宿舍区,关注务工青年的生活状况与心理状况。“来沪务工青年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内容大都比较枯燥。他们在上海生活了好几年,但仍然没有城市归属感。”项目负责人马冬梅说,因为大多青年年纪比较小,对情感的需求比较高,所以他们设立了“雷锋驿站”,希望能够给予这些青年更多生活和情感上的支持。
“我们注意到,在宿舍居住的务工青年过生日的时候,一般没有家人或者熟悉的朋友在身边,所以我们会办集体生日月活动。”
市阳光中心青浦工作站的社工们筹办七夕特别活动前,询问园区的青少年有什么需求,小王向社工们求助:“我和女朋友都住在宿舍,我想向她求婚,但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你们能帮帮我吗?”社工们与小王商量,在七夕特别活动中,为他设置一个专门的求婚环节,把仪式感“拉满”。
社工帮小王设计并布置好了求婚现场,并在大家的见证下成功向女朋友求婚。小王说:“这是我第一次觉得和这座城市产生了情感连接,无论以后是不是会留在上海,我都会记得你们的热心帮助。”
编辑:涂传博 审编:W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