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临床心理,浙江首个儿童社工站的融创运营法

 时间:2022-12-16 11:51:09来源:中国网

2022年7月,浙江省首个专业领域社会工作站——儿童社工站在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挂牌成立。儿童社工站以辖区0-12岁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以感觉统合训练为主要路径的社会工作与临床心理融合协作服务,同时为儿童教养人提供教育指导、培训、咨询等以儿童为中心的个案服务和儿童健康保护服务。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儿童社工站

创新载体,打造社区嵌入型服务平台

儿童社工站是南星街道社工站深化专业服务品牌和探索专业服务平台端口前移的又一创新举措。

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的儿童社工站分上下层,设有儿童发展发育评估室、教养指导室、触觉艺术室、感觉统合室、绘本阅读室、沙盘游戏室等功能空间,是杭州市首个社区级感统训练馆。社工站是南星街道党建引领抓“一老一小”基层治理重点工作、政府主导地区儿童专业服务发展规划和社会组织优质资源力量参与运营服务的新模型,也是专业服务助力现代社区幸福邻里坊建设,打造具有服务聚集效应,提升家门口“十分优享”体验度的服务阵地。

跨界协作,开展专业与心理融合服务

儿童社工站是南星街道在深耕儿童专业品牌服务空间上的拓展,引进具有心理学背景的优质社会组织入驻运营,在街道社工站、街道儿童专委会、外聘高校专家督导的指导下,以心理健康和发展性保护二元视角开展以促进儿童健康发展为目标的专业服务。

理论依据上采用心理学“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儿童社会工作“行为或学习”理论并重原则,让儿童服务对象的发展潜能和困难问题评估分析更客观现实;服务方法上在个案、小组、社区三大专业方法基础上,在服务对象问题评估期引入“格里菲斯发育”、“幼儿孤独症筛查”、“CBCL儿童行为量表”等临床心理学工具,为服务计划制定和介入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支撑。

社工站实行专业跨界协作,为辖区儿童健康发展促进提供清晰、多维的靶向服务,让服务提质增效。

▲社工站以社区为平台,为儿童开展健康成长指导服务

健全体系,搭建儿童健康成长朋友圈

南星街道儿童社工站以适龄儿童专业服务全覆盖为目标,以“五社联动”理念为驱动,积极搭建“特色社工站与特色社区社工室互联”、“社区镶嵌式服务平台与校、园互通”服务体系。

组织辖区的7所幼儿园和2所小学组建了“7+2”社区儿童健康成长朋友圈,与街道社工站和辖区8个社区共同构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南星198儿童专业服务模式”,开展儿童服务需求调研一张卷,儿童个案管理一本账,儿童特需服务转介一条线,儿童教养指导一揽子,儿童社区发展一张图。

社工站为辖区儿童及家庭提供家门口便捷式专业服务,为家长和老师提供场景化支持服务。

全人服务,构建教养一体闭环服务网

儿童社工站立足儿童健康发展需要,以高程度社会化和健全人格培养为服务目标,开展以儿童为本,家庭、学校、社区等支持系统全方位、多维度的专业服务。

在目标系统定位上,将家庭、学校、社区都列入服务对象,开设“家长课堂”,为有需要的家长提供咨询和养育指导,向学校提供菜单式入园入校服务,帮助学校提高家校沟通质量和特需儿童筛查能力,通过社区公益课赋能社区,营造儿童友好环境。在行动系统定位上,将家庭养育人、学校老师、社区儿童主任、社区志愿者都纳入合作者范围,开展“伙伴训练营”项目,全面提升行动系统专业认知和服务能力。在改变媒介系统定位上,开设儿童“感统四项能力”提升小组和家长支持平行小组,为个案对象和家庭教养人提供个别化服务和家庭作业指导。

社工站实现儿童发展社区环境和全系统的闭环式干预服务,以专业融合协作为辖区儿童织就一张健康成长促进防护网。

▲社工站以社区为平台,为教养人开展健康成长指导服务

融合服务案例

20个月大的小A,外公是主要教养人,和同龄宝宝相比显得异常安静,无呼名反应。父母认为是外公疏于教养所致主动求助,在站内感统测评师的帮助下,问题评估为感统失调,具体为前庭和触觉刺激不够。社工制定了3个月期的个案辅导方案,通过每周3次的玩具道具刺激和训练,辅以家庭良性沟通指导和家庭作业,一个月后小A对语言交流的意愿和能力明显变化,家里到处是小A咿咿呀呀学语的温馨场景,家庭氛围重回和谐。

小C是一个5岁大的男孩,好动、坐不住、会摔东西、要打小朋友,老师和家长都很苦恼。由幼儿园小班老师转介接案,站内感统测评评估为多动倾向、本体觉障碍。社工制定了6个月期的个案辅导方案,通过每周2次站内玩具道具刺激和训练,通过布置家庭游戏作业等系统辅导,小C由原来串珠子专注力不超过2分钟就需要社工安抚到现在可以专注串珠子5分钟,站内服务期间情绪稳定。

http://iot.china.com.cn/content/2022-12/15/content_42205058.html

编辑:涂传博 审编: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