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期二代身份证到期 证件制作量每天10万张

 时间:2017-05-01 01:06:01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四川省公安厅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开始,截至目前,共计制作居民身份证227万余张,其中25万余张为首次申领者,其余200余万张除部分因证件损坏、丢失换领者外,很大一部分则为证件到期换领者。四川正式迎来换证高峰。“这个数量比往年同期多了不少。”公安厅制证中心主任严洪兵介绍。

10年期二代身份证到期

10年期二代身份证到期

四川省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换发工作从2006年开始在全省全面铺开。根据我国规定,当时16周岁至25周岁者办理的证件有效期为10年,26周岁至45周岁者证件有效期为20年,46周岁以上则为长期有效的身份证。因此,首批需要换领新证的居民,年龄主要为26周岁到35周岁。

据介绍,10年期二代身份证中,2007年、2008年为其集中换发期,两年共计换发10年期身份证5000万张。除在证件有效期期间因损坏、丢失等原因已换领外,根据测算,2017年和2018年将是换证最为集中的时间段,分别将达到594万和450万张。

“当时2007年四五月开始了集中的二代身份证的制作,那时制证中心的证件制作量每天基本都在10万多张,因此按照时间来看,今年的四五月份很多证件就开始陆续到期了。”省公安厅制证中心主任严洪兵介绍。

严洪兵介绍,身份证到期还未进行换领的居民,可以携带户口本和旧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另外,四川自去年11月开始已在全川全面开展省内异地办证,凡符合条件的川籍群众,也可在居住地的异地办证点办理。同时,四川已与天津、重庆、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海南、湖北、河北、河南、江西、陕西、甘肃、云南、贵州、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广西等省份开展跨省异地办证工作,川籍居民只要符合异地办证条件,也可不用回川办理。

制证四大步 信息核对最重要

位于武侯区的制证中心夹杂在一片老旧居民小区内,很少有人知道,除开成都市在自己的制作中心制作证件外,这栋高4层的小楼内承担着全省20个市州的居民身份证制作任务。近期,随着10年期二代身份证的到期,这里各个制作车间呈现出了较以往更为繁忙的景象。“平均每天的制作量都在2万多张,像前两个月高峰时候的数量在4万2千张左右,还不能拖,越拖堆积的数量越大。”严洪兵介绍。

那么,一张小小的身份证是如何诞生的呢?26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进制证中心的制作车间,探秘身份证从电子数据到卡式证件的制作过程。

10年期二代身份证到期2

10年期二代身份证到期

第一步要点:查验照片是否合格,不符合将被发回

制证中心的三楼算是一个“出入中心”,在这里每天有上万的信息进来,同样也有上万的证件发出。数据处理室算是“入口”,各地上传的所有身份证个人信息都将在这里汇聚,会有专人对这些上传的信息进行核对处理,尤其是查验照片是否合格,不符合标准的信息和照片将被发回重新采集,这里是身份证制作过程中的第一站,也是制作过程中的第一大主要环节。

第二步要点:跟普通打印不同,字体都是反着的

信息处理完毕后,将依次打包编码发往位于二楼的打印房。这里将会完成另一项重要的环节,所有的数据信息将以8人一组,通过打印机,在一张透明的特殊塑料膜上打印出身份证的正反面,这就好比身份证的“外衣”。小刘是打印房的一名操作员,“因为涉及到正反两面,所以每一张都必须对应准确。另外,这种打印跟普通打印不一样,字体都是反着的,以确保在装订后,油墨贴向内侧,让这件‘ 衣服’不掉色。”

第三步要点:必须要尺寸合一,让“外衣”完全贴身

“外衣”打印好后,将会由专人“穿”到卡芯身上。做这项工作的敬大姐介绍,“穿衣”的过程必须要尺寸合一,前后对照,“不能歪,也不能穿错了。”而后,再将这些“穿好衣服”的卡芯,转运到平压房进行压制冲切。压制的过程全有机器自动完成,过程中,会将“外衣”与卡芯之间的空气全部排出,经过高温、冷却,让“外衣”完全贴身,与卡芯结合在一起,最后经过冲切,一张成型的证件就完成了。

第四步要点:需要保证信息的一一对应

证件成型后,便需将电子信息写入实体的证件卡芯中,让每一张身份证具备“内涵”,而这里也同样需要保证信息的一一对应。

三楼有个发件室,分为两个房间:一边是打包发往各区县的普通快件包,一边是直接寄给办证个人手中的单个快件。房间内,七八名工作人员正在忙个不停,“都堆成山了,每天用的快件信封都有一万多。”

编辑:ghb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