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气候

  • 生态环境部与中国气象局签署总体合作框架协议
    10月31日,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与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在京签署两部门总体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前,两部门就进一步深入务实合作进行了座谈交流。李干杰指出,2018年是生态环境保护历程中...[全文]
  • 应对气候变化需加强林业科研
    科技日报讯 (记者马爱平)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公众和科技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近日举行的林业科研院所长国际研讨会上,中国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副局长彭有冬强调,应对全球气候...[全文]
  • 全球每年仅有10%塑料被回收利用
    不同于其他垃圾,环境中的分解者微生物不能消化降解塑料中连接单体的化学键,因此无法将其重新分解为单体形式,换句话说,塑料一旦合成,就‘再无回头路’!在近日举行的国际生物聚...[全文]
  • 北京市今年添21处城市森林
    如一幅五彩斑斓的油画,位于工人体育馆西北侧的新中街城市森林,这几天引来大批踏秋赏叶的市民。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槭树、银白色的芒草,再加上匍匐在地的紫菀、苔草、玉簪……这处占地1万余...[全文]
  • 京津冀跨区域生态补偿试点显成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推动在京津冀水源涵养区开展跨地区生态补偿试点。记者近日采访了解到,京津冀跨区域生态补偿实施两年以来,三地严格履行各自职责...[全文]
  • 青岛冠中生态:做全球生态修复行业先行者
    青岛冠中生态:做全球生态修复行业先行者
    原标题:青岛冠中生态:做全球生态修复行业先行者(城市名片)图为经生态修复后的尾矿坝,生态环境已大为改善。原本寸草不生的荒坡,经人工生态修复后,几个月便郁郁葱葱,一两年内即可林木蓊...[全文]
  • 青藏高原像引擎 “驱动”大气云团运行
    青藏高原像引擎 “驱动”大气云团运行
    原标题:青藏高原像引擎 驱动大气云团运行科考队在帕里高原收集雨量站数据 王铁铮摄在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雾、雨、风,轻轻地问候一声:噢,你一直在这里。...[全文]
  • 内蒙古天然林资源保护实现全覆盖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31日电(记者彭源)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获悉,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在内蒙古实施20年来,中央累计投入资金486 76亿元,当前已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实现了全...[全文]
  • 雷达卫星技术发现华北地下水减亏
    近日,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江利明负责的团队,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赵勇团队合作,在利用卫星干涉雷达测量研究华北深层地下水储量变化方面取得新进展。自20世...[全文]
  • 我国南沙岛礁气象观测站正式启用
    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 (施麟 刘舜欣)据中国气象局消息,10月31日,我国南沙群岛永暑礁、渚碧礁、美济礁气象观测站正式启用,这意味着南沙部分海域气象观测空白得以填补,南海地区及周边国...[全文]
  • 全球约93%的儿童每天呼吸被污染空气
    原标题:全球约93%的儿童每天呼吸被污染空气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空气污染与儿童健康:清洁空气是良策》研究报告称,全球约有93%的15岁以下儿童(即18亿儿童)每天呼吸遭受严重污染的空气,使他...[全文]
  • 雷达卫星技术发现华北地下水减亏
    近日,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江利明负责的团队,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赵勇团队合作,在利用卫星干涉雷达测量研究华北深层地下水储量变化方面取得新进展。自20世...[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