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气候
-
- 中国每年产生废旧纺织品达2000万吨 专家呼吁提高废纺利用率
- 我国每年大概产生2000万吨的废旧纺织品,怎么进行高值化的废纺利用成为环保业界关注的重要话题。近日,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主办的“2019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暨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研讨会...[全文]
-
- 生活垃圾处置关键要做好干湿分类
-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置方式,垃圾分类首要的是干湿两分法。居民餐厨垃圾如果与其他生活垃圾混合存放,餐厨垃圾容易变质、腐烂、滋生病菌,在垃圾收集、运输和末端处理过程中成...[全文]
-
- 从“APEC蓝”到“常态蓝” 北京空气质量变好
- 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在今天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已经实现从“APEC蓝”“阅兵蓝”到“常态蓝”。[全文]
-
- 北美鸟类数量半世纪减30亿只 它们都去哪儿了?
-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根据《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北美已失去了大约30亿只鸟类,将近总数的三分之一。它们都去哪了?[全文]
-
- 智能分类垃圾箱亮相广州环博会 AI技术识别垃圾
- 2019第五届中国环博会广州展会以“舞动环保时代,华南美丽绽放”为主题,为期三天,吸引了来自中国、德国等16个国家及地区的近600家展商参展,上市企业和行业领导品牌占四成,集中展示了上万...[全文]
-
- 2100年全球均温或升高7摄氏度 科学家吁减少碳排放
- 据《欧洲时报》报道,当地时间9月17日,法国科学家发出警告称,温室效应问题比人们先前想象的还要严重,最坏的估计是: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增高7摄氏度。科学家呼吁人们采取行动,减少...[全文]
-
- 湖北宜昌探索建立司法协作机制 推进长江生态大保护
- 湖北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处,是三峡库坝区生态屏障。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骆东平18日表示,宜昌探索建立司法协作机制推进长江生态大保护已取得显著成效,可作为“样本”进行推广。[全文]
-
- 生物新材料有望终结“白色污染”
- 目前,人们普遍使用的合成纤维原料来源于石化资源,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白色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以生物基材料替代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日前,全球首条...[全文]
-
- 快递量“600亿+”时代,“绿色包装”计划如何提速?
- 2019年中国的快递业务量将突破600亿件,增量领跑全球。然而,快递业务量的暴增,也带来了纸盒、塑料袋、胶带、白泡沫等包装物的极大消耗。纸箱回收、运单“瘦身”、大数据算法优化装箱、绿色...[全文]
-
- 联合国呼吁各国制定《国家制冷行动计划》
- 9月16日是“保护臭氧层国际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当天发表致辞表示,32年来,各国遵循《蒙特利尔议定书》,为减少制冷等行业使用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作出了不懈努力。因此,保护人类不...[全文]
-
- 对消耗臭氧层物质说“不” 重庆环保宣传活动进企业进社区
- “打击涉消耗臭氧层物质非法行为,进一步加强臭氧层保护意识。”16日,是第32个国际保护臭氧层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长寿区生态环境局、长寿经开区环保分局、渝...[全文]
-
- 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2019)开幕 聚焦区域绿色增长
- 9月17日至18日,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2019)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环境部门、东盟秘书处、国际相关组织代表及研究机构专家等350余人,围绕推动区域绿色增长展开研讨。[全文]
新闻总排行
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