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气候
-
- “天问一号”将向火星进发 中国行星探测为何首探火星
- 火星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深空探测的热点。从1961年至今,人类已实施火星探测活动达45次,但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务一共仅有22次。[全文]
-
- 河北广宗部分村庄饮用水污染调查:水龙头为何流出酸液
- 4月24日上午,广宗县部分村庄自来水水质出现异常情况,水质发黄起泡沫并有异味,多名村民因为使用受到污染的自来水,皮肤被灼伤。[全文]
-
- 北京垃圾分类5月1日正式实施 2万名指导员现场监督
- 继上海进行垃圾分类之后,北京也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安排2万余名垃圾分类指导员监督指导。[全文]
-
- 南极洲发现首个现存蛙类化石
- 欧洲科学家团队报告在南极洲发现首个现存蛙类的化石,这一发现提供了进一步证据,证明了南极半岛在与南部超大陆(冈瓦纳大陆)分离之前拥有暖温带气候。新发现的化石属于“头盔蛙”科,这一化...[全文]
-
- 2021年元旦前长江重点水域实现全面禁捕
- 2021年1月1日前,长江干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大渡河等重要支流,以及鄱阳湖、洞庭湖等通江湖泊要实现全面彻底的禁捕,做到“清船”“清网”“清江”“清湖”。[全文]
-
- 低碳生活换积分,你还在坚持吗?(说道·我们的绿色生活⑤)
- 为让节能减碳的效益持续惠及公众,不少地方已对碳普惠机制做出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 骑单车、坐地铁、垃圾分类,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都可以变成相应积分,累积后还可以用来兑换商...[全文]
-
- 记者探访复工后河北餐饮业新变化—— 公勺公筷引领文明新风尚
- 不少医学界人士认为公勺公筷的使用很有必要。“病从口入。有的人携带病毒或细菌,但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所以用公勺公筷,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家人朋友”。[全文]
-
- 给旧充电宝找个好去处(说道·我们的绿色生活④)
- 为便利而生的充电宝,在完成了它们的使命之后,不应该成为难处理的麻烦事儿 最近收拾屋子,找出来不少充电宝,有带暖手功能的、有口红造型便携式的,还有大容量重如砖头的,其中好几个已...[全文]
-
- 陕西今年将启动秦岭生态环境遥感监测
- 记者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陕西省今年将启动秦岭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开展秦岭生态状况遥感监测与评价及秦岭北麓面源污染遥感监测。[全文]
-
- 两个“生态”都要山清水秀
- 习近平总书记20日在陕西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首先来到位于商洛市柞水县的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秦岭生态保护情况。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秦岭这个曾让习近平总书记极为罕见地就同...[全文]
-
- 最新研究称美国沿海地区极端洪水事件预计每五年增加一倍
- 自然科研旗下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的一项气候变化研究称,如果海平面继续按预期上升,美国沿海地区的极端洪水事件每5年就会增加一倍。目前“一生一遇”的极端水位每50年出现一次...[全文]
-
- 湿地公园近一千七百个—— 保护利用湿地 释放生态红利
- 目前,全国共有湿地面积5360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2%,湿地公园遍布31个省(区、市),截至去年底,全国湿地公园累计接待游客超2 3亿人次,带动区域经济增长530多亿元[全文]
新闻总排行
本月排行
- ·环保部:北京有企业趁着暴雨偷排含废显影剂废水
- ·装机占全球40%以上,一批新技术加速示范应用—— 中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 ·蓝天白云更为常见 中国蓝天保卫战打得漂亮
- ·保护“母亲湖” 中日专家共商水资源科研国际合作
- ·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22日公布 物种名录更新 保护措施有力
- ·巢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区完成划定 一级保护区200多项目被整治
- ·福建永泰县探索水资源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守好源头活水,日子更有奔头”(家乡的山水
- ·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守护候鸟迁飞 这里的“鸟栈”来新客(美丽中国)
- ·吉林延边抢救复壮、科学繁育东北红豆杉 悉心守护 古树常青(古树的故事)
- ·湖南龙山县种植中药材,修复生态,带动增收 土药材成了金饭碗(家乡的山水能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