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气候
-
- 中国绿色发展为全球生态治理作出重要贡献 ——国际人士积极评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 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中国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总体改善。中国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将坚定...[全文]
-
- 到2027年全面使用100%可回收利用的塑料 泰国努力减少塑料垃圾
-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泰国首都曼谷的塑料垃圾量同比暴增62%,平均每天产生的塑料垃圾多达3432吨。这些垃圾中,大约80%为外卖塑料袋、餐盒、塑料瓶和塑料杯。[全文]
-
- 中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
- 非洲大蜗牛、美国白蛾、德国小蠊、牛蛙、福寿螺、小龙虾 近年来,这些外来入侵物种渐渐进入大众视野。6月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我国已发...[全文]
-
- 重庆发现亚洲保存最好的侏罗纪卡岩塔足迹群
- 记者1日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经该局和古生物学专家团队鉴定,早前在重庆城区内发现的一组恐龙足迹被确定为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且可以归入其模式种,霍氏卡岩塔足迹(Kayentap...[全文]
-
- 消除白色污染,我国再次明确时间表
- 2020年将是很多塑料制品“大限” 消除白色污染,我国再次明确时间表[全文]
-
- 代扔服务 让高龄老人垃圾分类不发愁
- “阿姨,今天的垃圾我拿走啦。”每天晚上7点,海淀区曙光街道望塔园社区望福园小区的社区志愿者们都会来到社区几户高龄老人家门口,帮老人代扔垃圾。[全文]
-
- 河北开展“四乱”清理 河湖面貌逐渐靓起来
-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20年河北省水利工作会议上获悉,2019年以来,河北省坚持“清、治、补、管”并重,集中整治河湖突出问题,大力开展河湖“四乱”清理,全省河湖面貌逐渐靓起来。[全文]
-
- 科学家为中国“最老”森林测“年龄”
- 中国最古老的森林有多“老”?中美学者近日发表一项研究成果,就这一问题给出了答案:现代同位素定年方法显示,在3 71亿年前,中国就出现了森林。[全文]
-
- 解析:“世界第三极”地质、气候那些事
- 5月27日,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为珠峰“量身高”。新华网邀请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白玲、张强弓、邬光剑、工程师王忠彦围绕青藏高原的...[全文]
-
- 世界气象组织:今夏高温可能加重新冠疫情影响
- 世界气象组织(WMO)26日表示,随着北半球今年预计将迎来破纪录的高温季节,炎热天气可能加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增加传染率、增加医疗系统负担。该组织呼吁各国预先采取措施以更好地应对高温...[全文]
-
- 研究报告说巴西去年森林面积减少逾百万公顷
- 巴西“生物群系地图”项目26日发布研究报告说,2019年巴西森林面积减少约122万公顷,分析显示其中99%以上属于违规采伐。[全文]
-
- 生态文明建设压力叠加 “绿色治理”如何再发力?
- 在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变化的当下,生态文明建设处在压力叠加、攻坚突破的窗口期。两会期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如何持续发力,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热点。[全文]
新闻总排行
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