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中国天眼”发现迄今宇宙最大原子气体结构
    中国天眼(FAST)又有新发现!基于FAST观测数据,我国天文学家发现了1个尺度大约为200万光年的巨大原子气体结构。这是迄今为止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结构,尺度比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大2...[全文]
  • 无人机航磁:探寻地球资源的“藏宝图”
    地球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同时也蕴藏了丰富的宝藏,那就是储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油气资源,以及古王朝、古人类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这些宝藏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比如:厨房里的天然...[全文]
  • 长江畔秋收见闻:稻田里藏了多少“黑科技”
    金秋十月,稻田金黄,地处长江下游的安徽省芜湖市迎来秋收。记者近日在芜湖市多地走访看到,田间地头呈现出一幕幕收割水稻、运送粮食的繁忙场景。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这里投身于智慧农业实...[全文]
  • 用微波炉加热或烹饪 会影响营养吗?
    视觉中国供图从上世纪80年代起,微波炉就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使用微波炉烹调或再加热食物方便、快捷,也成为日常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但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有不少人担...[全文]
  • 新型透明导电薄膜助推有机光伏发展
    与以硅为代表的无机半导体材料相比,有机半导体具有成本低、材料多样、功能可调、可柔性印刷制备等诸多优点,这使得有机光伏可突破硅光伏的诸多局限。但有机光伏要想顺利走向市场,还有一个...[全文]
  • 南极发现迄今最古老海洋DNA
    南极发现迄今最古老海洋DNA
    由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南极大陆北部斯科舍海的深海沉积物中发现了最古老的海洋DNA。这些物质可以追溯到100万年前。这些有机物质碎片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全文]
  • 文件 研究:吃超加工食品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文件 研究:吃超加工食品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超加工食品虽然好吃又方便,但却会损害身体健康,提高患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的风险,而且新研究发现,如果每日摄入的超加工食品超过卡路里总量的20%,就会导致你的认知能力下降。科学家建议...[全文]
  • 未来,我们吃的药可能会是“AI造”
    人工智能正在参与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实验全流程近日,据媒体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戴维·贝克教授团队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平台精准地从头设计出能够穿过细胞膜的大...[全文]
  • 中国科技馆启动科学家精神公益电影展映
    10月8日,中国科技馆启动喜迎二十大,科学家精神公益展映活动,面向公众公益展映《星河一叶》《诗与真》《谷魂》《我是医生》《袁隆平》《钱学森》6部国产科学家电影,这些影片跨越历史时空...[全文]
  • 我国科学家发现土卫二可能存在“生命之磷”
    视觉中国供图新华社合肥10月7日电(记者徐海涛、戴威)土卫二是太阳系中最可能存在生命的地外星球之一,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郝记华等人研究发现,土卫二的冰下海洋中可能含有丰富的溶解...[全文]
  • 肿瘤中真菌可能有助癌症诊疗
    视觉中国供图新华社耶路撒冷10月3日电(记者王卓伦 吕迎旭)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日前发布消息说,研究人员发现肿瘤中含有的多种类型真菌可能有助癌症的检测、诊断甚至治疗。这项已发表在美...[全文]
  • 世界第二只克隆北极狼“哈尔”在江苏出生
    9月22日,世界第二只克隆北极狼哈尔在江苏由比格犬代孕分娩出生,体重571克,体长20厘米,目前健康状况良好。第二只克隆北极狼出生后据了解,为拯救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北京...[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