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日前播发的报道《“白练”变“黑龙”,江河变“草原”--粤东母亲河为何污染20多年难治理?》,在当地引起反响。近一段时间以来,练江流域各地严打环境违法行为,仅6月4日凌晨就控制51名违法犯罪嫌疑人。
练江流经揭阳市下辖县级市普宁市和汕头市潮南区、潮阳区,干流全长71.1公里,因河水清澈蜿蜒如一道白练而得名。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练江水体受污染发黑发臭,被广东省环保厅定性为“全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6月4日凌晨,汕头458名执法人员对26家企业进行突击清查,发现9家企业有污染环境违法嫌疑,公安机关对9名污染环境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21名违法人员被行政拘留。
据介绍,汕头市公安局于5月29日至31日清查89家印染企业和家庭作坊,抓获25名污染环境违法犯罪嫌疑人,其中7名污染环境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13名违法人员已被行政拘留。
针对练江干流因水体污染造成的水浮莲遮江蔽河现象,潮阳区近期投入4艘打捞船清理水浮莲等约450万立方米,包括支流在内区域清淤219公里,清理障碍物291处,拆除违章建筑约1万平方米,清理漂浮物约2.7万吨。
此外,为加大力度打击印染企业违法排污行为,潮南区政府对外公布区内在管的132家印染企业资料信息,规定今年年底前举报上述印染企业偷排直排生产废水线索、并经区环保部门查证属实的,将给予举报人30万元奖励。
为形成练江整治社会合力,普宁市5月28日成立练江母亲河保护基金会,当天募集资金达2.57亿元。
广东省《练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提出,2020年练江要实现除黑臭、水体恢复农业用水和景观用水功能的目标。汕头市将加快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同时严惩违法违规污染环境企业和失职渎职人员,推动练江水质变好。
编辑:费青松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