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中村开展绿色屋顶改造

 时间:2018-05-08 19:46:57来源:中国环境报

中国环境报记者刘晶深圳报道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城中村的“冈厦1980”近日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前来参会的人们,感叹于这座建筑在周边诸多老旧“握手楼”中,显得如此绿意盎然、充满生机。而这一切,是因为改造项目团队为其搬来的一座“绿色小山”,让它从“冈厦”真正变成了“岗厦”。

这一项目从设计到实施,历时1年多时间。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携手本地智慧青年公寓、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一起发起,被命名为“愚公计划2.0——岗厦1980海绵城市绿色屋顶示范项目”。

城中村改造一直是城市发展的痛点之一,对于“冈厦1980“而言,更难的是还要使其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据TNC项目规划总监王月介绍,他们为冈厦1980搬来的“绿色小山”以小绿植块为基本单位,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也可以有效截存污染较大的部分雨水,减少初期径流。而且,这些种植模块的蓄水空间蓄满之后,溢流的雨水通过雨水管汇集到楼下雨水桶,可用于灌溉。

经测算,冈厦1980屋顶的花盆及高位花坛总蓄水量为4.79立方米,可控制的降水深度为26.3毫米,对应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约为65%,远远超出海绵城市建设对城中村类型的物业雨水控制的要求。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绿色空间不断被建筑用地、道路建设占用,立体绿化的出现,使绿化从传统意义上的水平方向发展到垂直方向。从而拓宽了城市绿化空间,丰富了城市绿化层次,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提高了城市绿化覆盖率,使城市环境更加整洁美观、自然生态。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曹广德表示,”冈厦1980“项目是社会主动参与海绵城市建筑小区改造的示范项目。“在有限的屋顶空间里,通过合理布局,让建筑产生的雨水径流分层蓄滞,相互连通,形成系统,既落实了海绵理念,又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项目合作方、本地智慧联合创始人谢克非表示,刚开始的时候,周边居民对项目不是很理解,但当项目落成后,大家的态度转变了,因为这里环境变好了,可以带孩子来这里认识不同的植物。

编辑:陈慧媚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