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部分未成年人因一时失足触碰法律红线,如何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迷途知返,既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杨浦区检察院联动青少年社工、司法矫正社工发挥专业力量,从审查起诉到社区矫正,从预防犯罪到教育帮扶,引领构建全链条、多维度的未成年人帮教体系,用温暖与专业为失足少年点亮重生之路。
全流程帮教,筑牢回归“防护墙”
青少年社工应区检察院邀请,深度参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的审查起诉、审查逮捕、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等诉讼环节,让专业力量贯穿司法环节始终。通过由社工担任合适成年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涉罪未成年人进行取保候审期间观护帮教、不诉不捕帮教、附条件不起诉考验期帮教等,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耐心引导帮助未成年人认识所犯罪行的严重性,重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助力其尽快回归正常学习与生活轨道,从源头杜绝再犯可能。
分级分类施策,拉紧犯罪“预防线”
今年5月,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教育局、区检察院、区妇联联合会签了《杨浦区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工作实施意见》,构建“以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为主轴、以家校教育为抓手、以社会化矫治为后盾”的全方位预防矫治体系。青少年社工积极参与并开展跟踪帮教工作,开展主题为“拯救单车,扶正人生”、“彩绘人生”等帮教活动。通过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指定联络员、共享数据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机制,实现各方联动无缝衔接,确保预防工作有计划、有总结、见实效。
启航驿站护航,搭建人生“重启台”
为破解未成年人帮教环节碎片化问题,杨浦区充分发挥全市首家“未成年人启航驿站”的作用——该驿站依托社区矫正中心建立,集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帮教与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帮扶于一体,是一体化教育矫治的重要基地。社工灵活运用专业技能,参与社区矫正,积极推进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工作。实现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观护帮教——社区矫正均由同一帮教社工承担,各诉讼环节无缝衔接。针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不同年龄、心理特点、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家庭情况等,量身定制个性化矫正方案。社工与检察官一同挖掘教育基地资源,融合文化、公益、心理、爱国教育等不同主题元素,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多元化多角度的教育矫正课程。已有3名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顺利考入大学,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驿站的矫治成效。
创新惩教结合,点亮成长“引路灯”
为平衡惩戒与教育,让矫正更有“温度”,社工至未管所开展未成年服刑人员“成长之道”主题帮教活动。以《“成长之道”系列》课程为核心,通过体验式互动让服刑少年在合作中正视自我、调整行为、管控情绪,学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为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这种“惩教结合”的创新方式,既让他们认识到违法犯罪的代价,更让他们在关爱中看到未来的希望。
从预防犯罪的前端干预到司法帮教的温情护航,从社区矫正的细致引导到服刑改造的耐心转化,杨浦社工与检察力量紧密携手,以专业赋能、用耐心浇灌,为失足未成年人精心铺就了一条通往希望的重生之路。每一次引导、每一堂课程、每一次帮扶,都在为少年们的人生重启注入温暖而坚定的力量。让他们在关爱与规范的双重护航下重拾人生方向,真正实现“扶正少年路,启航新未来”。
编辑:涂传博 审编:益审核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