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的坚守:花西社工肖政日夜奔忙,为社区道路“打补丁”

 时间:2025-07-28 09:19:16来源:朝阳区望京官方发布

在社区治理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付出,用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花家地西里社区工作者肖政便是其中一员。

7月22日深夜2点,花家地西里社区居委会的灯光与街边施工车灯交相辉映,社工肖政联合市路政部门维修人员,对小区受损路面完成了修复,用行动诠释了何为“把居民脚底下的事当成天大的事”。

01“裂缝”里的“民生清单”

肖政2023年入职花家地西里社区,负责社区的环境工作,经常在小区内走访,当他看到居民们因为破损的道路而苦恼时,心中十分焦急。他深知,道路问题不仅关系到居民的出行安全,更关系到社区的和谐稳定。

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当得知市政道路修复工程队就在社区外作业,肖政眼前一亮:“能不能让他们帮忙把社区的路面修复一下”。经过一番准备,肖政决定主动出击,协调市路政部门来修复社区的道路。

02十余通电话里的“破冰行动”

肖政鼓足勇气,拿起电话,联系上了一位市政部门值班人员。他详细地向对方说明了社区道路的破损情况和对居民造成的影响,语气诚恳而急切。值班人员表示会记录下情况,但需要进一步向上级汇报。

肖政知道,仅靠这一次沟通是不够的。他继续拨打了其他相关部门的电话,寻求支持和帮助。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不断地在电话中解释、沟通、协调,嗓子都喊哑了,但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肖政的不懈努力下,他联系到了市路政部门的一位主要负责人。他再次向其详细阐述了社区道路破损的严重性,以及修复道路对居民生活的重要性。他还提出了社区可以提供的协助,如配合施工、维护现场秩序等。这位负责人被肖政的真诚和执着所打动,决定第二天派专业人员到社区进行实地勘察。

第二天一早,肖政早早地在社区门口等候,待市路政部门的专业人员到达后,肖政带领专业人员逐一查看了破损的道路,详细介绍了道路破损的原因、范围和影响。“这个井盖周边要重点加固。”“这部分路面要抓紧修补。”专业人员认真地进行了测量和记录,并与肖政一起讨论修复方案。

在勘察过程中,肖政充分发挥自己熟悉社区情况的优势,为专业人员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建议。比如,他提出某条道路是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修复时要尽量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在一些坑洼较大的地方设置临时警示标志,提醒居民注意安全。经过一番仔细地勘察和讨论,专业人员制定了一套详细的修复方案,明确了修复的时间、方式和所需的材料,并承诺会尽快组织施工。肖政听后,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03夜色中的“施工交响曲”

7月22日,肖政顾不上白天一天工作的疲惫,在居委会联系人员并等待到凌晨2点钟。在与维修人员会合后,一起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随着最后一道裂缝被填平,社区里几条破损的道路终于修复一新。肖政蹲下看着刚铺好的沥青,平整的路面干净整洁。

居民们看着修复好的道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多亏了社工肖政,要不是他积极协调,路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修好呢。”一位居民竖起大拇指感激地说道。

面对居民们的赞扬,肖政只是谦虚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能为社区和居民解决实际问题,我感到非常开心。”他还表示,以后会更加关注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社工的脚步,当与民心同频。”花家地西里社区工作者肖政在这次协调修复社区道路的过程中,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出色的协调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社工的担当与责任,成为了社区居民心中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他的担当与责任将激励着更多的社区工作者为建设和谐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涂传博 审编:益审核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