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委社会工作部:凝聚社工力量 赋能乡村治理

 时间:2025-04-23 09:32:23来源:大象新闻

信阳市着力构建“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助力乡村振兴、加强和创新基层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以光山县南向店乡何畈村为试点,通过联合调研、校社联动、资源整合、民主治理等举措,推动社会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为乡村治理注入“专业动能”。

一、多元联动“强根基”,在调研中摸实情

在市委社会工作部统筹指导下,在光山县委社会工作部的具体推动下,凝聚信阳市祥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信阳师范大学、信阳市心理卫生协会、信阳卓越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等机构力量,组建跨领域调研团队,深入何畈村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近60名专家学者及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共同聚焦乡村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探索,围绕医疗、教育、养老、弱势群体帮扶等核心领域,与乡卫生院、村医、小学、养老院及村民代表座谈交流,精准掌握乡村发展痛点。通过系列调研与研讨活动,深入剖析专业社会工作者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与策略,为后续规模化、精准化推进乡村治理项目提供了科学指引。

二、校社协同“强队伍”,在实践中育人才

为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2024年试点村启动“社工人才工作坊”公益项目,创新打造集继续教育、实务研究、人才培育三位一体的综合平台。目前该项目已开展四期,参与规模由8人扩大至近60人。依托与信阳师范大学共建的MSW(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创新“双向赋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输送社工人才参与一线调研和项目实践,强化实务能力;同时整合高校学术资源,开展乡村教师继续教育、乡村医务人员学历提升等专项计划,推动机构内近10位管理层和社会工作师专业能力显著提升,构建“高校育才、机构用才、乡村留才”的良性循环,为何畈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资源整合“强服务”,在联动中惠民生

以“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双轨制为抓手,学习先进公益项目运作模式,构建涵盖教育、医疗、心理关怀的多元服务网络,撬动更多社会资源流向乡村。2023年7月,在何畈村成立村社工室,聚焦留守儿童特殊群体,开展“防溺水宣传”“学习从现在开始”“宣传安全知识守护孩子健康童年”等暑期系列活动。聚焦村民心理健康,通过积极响应信阳市“心援在线”倡议,不断推动何畈村社工站建设,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缓解因社会发展带来的心理压力、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聚焦乡村青年婚恋服务缺口,社工团队创新设计“民俗相亲会”,融入地方民俗元素,设置传统游戏与才艺展示环节,吸引众多单身青年参与,不仅为个人幸福牵线,更促进不同村落青年交流,以小家美满汇聚乡村发展向心力。聚焦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村晚”及元宵节活动为载体,展现乡村文化变迁,唤醒社区文化自信,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增强社区凝聚力,为乡村的发展筑牢了文化根基。

四、民主治理“强动能”,在参与中聚共识

以调研成果为基础,联合高校社工专业团队,为何畈村量身定制“民主治理提升方案”。创新公开方式,推动村务公开从传统“墙上贴”向现代化“线上传”转变,让村民实现“指尖上的民主”。搭建多元平台,建立线上议事机制引导村民深度参与决策,激发内生动力,凝聚发展向心力。创新“民俗+治理”模式,通过开展簪花等民俗活动,实现文化传承与社区融合双促进。健全志愿体系,通过完善招募注册、考核评估、激励保障等全流程管理制度,创新实施星级评定和积分兑换机制,成功培育30余名村民志愿者,为乡村治理注入新生力量。这一系列探索不仅为后续乡村治理项目提供了实践范本,更为信阳市社会工作在乡村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与方向。

何畈村的实践创新,是信阳市社会工作深耕乡土的生动写照。下一步,信阳将以专业服务为纽带、多元联动为引擎,不断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深化“政社校研”协同共治理念,不断拓展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为信阳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专业动能”与社会工作力量。

编辑:涂传博 审编:徐豪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