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余杭径山创新社工培育模式 筑牢基层服务根基

 时间:2025-04-03 18:34:06来源:钱江晚报

“入户走访窍门多,窗口瞧绿植,门前看鞋靴;把握错时节奏,清晨避开赶学上班潮,午后绕过做饭午休忙,夜晚定在洗漱就寝前。”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桥头社区的工作交流例会上,经验丰富的老社工正毫无保留地向几位新入职社工分享“错时走访秘籍”。面对基层治理的新难题与新挑战,该社区积极探索“实战磨砺+靶向攻坚”的培育模式,通过灵活调整走访策略,充分整合社区资源,助力新社工在短时间内成长为服务居民的行家里手。

今年1月新入职的几位社工,在初次独立开展工作时就遭遇了“基层碰壁”:紧闭的家门、忙碌的上班族、沟通困难的独居老人……在每日超两万步的“扫楼式”走访中,新社工们深切体会到“陌生人社区”治理的艰难。“有一回在翠谷苑小区连续敲了十几户门,只见到寥寥几人,还被居民当作推销人员反复质疑。”新社工小李回忆道,传统的工作方法在现代化新型社区中难以发挥实效。

社区党支部迅速启动“老带新”帮扶机制,组织经验丰富的老社工开展“错时走访法”实操培训。针对辖区多个网格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走访方案:在租户众多的径乐家园,实施“晚七点亮灯排查法”,精准定位在家居民;在老龄化程度高的惠羽家园,借助“我的村社推广”等活动,在轻松氛围中收集居民诉求。同时,社区绘制“民情动态图”,详细标注各小区人流量高峰时段、居民活动聚集区域,为社工规划精确到小时的走访路线。

“如今走访都带着‘三大法宝’——红马甲、宣传页、便民服务卡。”新社工小何展示着自己的走访装备。社区联合业委会成立“邻里帮”志愿服务队,通过楼栋长协同走访、小区微信群宣传等方式,有效化解居民的信任危机。对于年轻群体,则借助线上社区平台发布服务信息、组织线上互动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新社工单日走访效率大幅提升,群众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显著增强。

“社区工作如同精雕细琢,不仅要注重细节,更要找准方向。”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凯表示,下一步,桥头社区将持续深化“实战练兵”机制,充分运用“十能”工作法,通过“以老带新、合力解题”的方式,打造一支“进得了家门、聊得了家常、解得了难题”的基层治理铁军,为社区的和谐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编辑:甘再松 审编:徐豪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