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永康:“四融”助推社工站服务升级

 时间:2023-07-06 08:28:11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今年以来,永康市以民生服务为根本、以融合发展为路径、以增能聚力为方法、以群众满意为追求,通过体系融合、功能融汇、服务融达、管理融通,迭代升级社工站基层服务质量,积极打造多元主体共赢共利生态圈,形成资源统筹、力量整合、系统集成的社工站运行模式,让落地服务更及时、更专业、更精准、更多元、更暖心。

体系融合

强化一体式顶层设计

为破解基层社会服务点多、面广、量大难题,永康市坚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探索三个体系融合,理顺基层在民生领域存在的多线指导、多点任务互相摩擦的难点,形成一个口子管理、融合协作的工作模式。

打造协同决策体系。永康市建立民生服务融合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以一盘棋思路整体推进,统筹、整合“五社”要素优势。小组由民政部门班子成员、业务条线负责人组成,根据社工站落地事项性质,充分论证必要性和工作量,定期召开会议明确工作清单入库、出库等事项。

梳理标准工作体系。永康市试点推进社工站民生服务进退机制建设,以“申请-初审-决定-落地-评价”五步工作法,清单化、项目化、规范化管理社工站落地的各类民生保障类服务。定期动态调整社工站服务清单,坚持费随事走、优进劣退。

织密支持网络体系。永康市全面融合民政领域社工站、救助联合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慈善工作站、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五大阵地,坚持一室多用原则,打破业务藩篱,实现政策资源末端集聚,发挥共建合力优势,织密兜底保障服务网。

功能融汇

编织互嵌式供需闭环

针对民生领域服务对象相近、业务相似、工作相关的特点,永康市系统梳理社会救助、儿童、养老等领域的共性需求,共融互嵌贯穿对象走访、资源筹集、项目输出等各个环节,推动各条线在社工站的服务由简单相加变为深度相融,全面提升服务质效和群众体验。

打包式介入确保对象“一门进”。社工站统一视角开展服务对象梳理,有效辨别同一对象的多重身份标识,快速抓取主要特征,确保服务对象一个渠道进入、需求全面摸清。截至目前,形成服务对象清单6类,一人一策建档3122人。如,既是低保又是困境儿童的服务对象,一次入户可进行家境复核、“幸福清单”送达、困境儿童探访关爱、基础情况调研,避免对同一对象的重复打扰,使工作效率和对象满意度双提升。

专业化理念实现资源“一篮装”。社工站发挥社工专业优势,摸清各条线惠民政策资源和辖区社会慈善资源,详细绘制资源地图,形成资源清单,把扶困助医、就业赋能、便民服务、爱心商户、志愿者队伍等资源分门别类归置入篮,建立资源调度网络,实现资源和需求有效精准对接。如东城街道社工站组建“红色义仓”爱心联盟,28家医院、商家等爱心单位入仓,对接物资价值50多万元。

全视角思维打造项目“一网兜”。社工站以服务对象调研为基础,联动资源储备,设计各类回应群众迫切需求的项目,打破服务对象、服务资源业务壁垒,最大限度发挥服务辐射效应。截至目前,全市14个社工站形成面向一老一小、一困一残等重点群体项目105个,涵盖助困、助学、助业等多领域。

服务融达

形成叠加式成效

永康市聚焦民生服务领域重点需求,以服务融合创新为突破口,锚定扶危济困、赋能增智、和谐治理三个主要目标,切实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纾危解困走实走心。社工站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织密资源、服务两张网,为服务对象提供政策咨询和申请、资源链接、探访关爱、心理慰藉等立体式帮扶,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截至目前,社工站为全市3600余名困难对象提供帮扶,帮扶款物等总量达210万元。

助人自助授渔授智。社工站对标共同富裕“富口袋”“富脑袋”的目标,通过提供就业技能支持等赋能类项目,实现服务对象自我价值提升、素养提升、能力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开展赋能类项目25个,提供青年就业帮扶、儿童教育知识培训等服务1426人次。如舟山镇社工站回应留守妇女自我增能需求,推出“嫂子共富工坊”,对接来料加工厂,实现7个村40名妇女在家门口灵活就业。

守望相助合心合力。树立“多元多维聚力、共建共治共享、为民惠民靠民”理念, 通过社区议事会、邻里互助小组、社区志愿服务队等方式聚民心、强民力,激发居民自治活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截至目前,开展社区议事小组56个,开展融合型服务210场次,服务覆盖面达全市70%的村(社区)。如江南街道社工站组建青少年“红领巾议事会”,35名小志愿者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提出建议28条;民族工作重点镇石柱镇社工站,开展系列“少数民族一家亲”主题活动,促进多民族融合。

管理融通

完善阶梯式激励评价

永康市以推动社工站持续化、规范化、专业化运行为目标,实现站点督导、评价、奖励全贯通。

强化双线督导机制。永康市采取“外引内孵”策略,一方面外聘第三方专业团队实施“一对一”定向跟踪督导,以教育和支持为核心,陪伴式、沉浸式参与站点具体工作,以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为社工答疑解惑、提升能力、开展情绪辅导;另一方面,承接机构内部“以老带新”督导站点一线社工快速成长,通过内部带领将机构自身资源、项目优势融合落地在站点服务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目前社工站开展各类督导2700多小时,人均受督导时间61小时。

强化绩效考评机制。永康市从融合工作完成度、专业性和影响力三个维度开展社工站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运行资金挂钩。社工站落地事项业务指导科室负责相应事项完成数量和业务线完成质量的综合评价,占最终评价分的40%;组建高校专家、行业领军人才等专业性评审小组,对照小组、个案、社区活动等行业专业指标进行评价,占最终评价分的40%;从社工站媒体报道、案例输出、模式提炼等数量和层级来评价社会影响力,占最终评价分的20%。

强化正向激励机制。为充分调动社工站积极性,以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推动民生服务的迭代提升,永康市统筹全市社工站资金设置奖励机制,以绩效评价为依据,对总体评价前6名的站点分别给予3万~10万元阶梯式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优先用于开展各类民生服务项目,尤其是惠及民政领域服务对象的项目。

编辑:涂传博 审编:黄琛博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