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册亨县:强力推动社工站建设 引领志愿服务新风尚

 时间:2022-05-20 09:48:00来源:册亨县民政局

册亨县积极发挥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多渠道协同推进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建设,搭建起社区公共服务载体和平台,发挥社工人才服务人民群众、化解社会矛盾、融洽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等方面的优势作用,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绘制协同作战图,续写携手奋进“新篇章”

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始终将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担子扛在肩上,聚焦民政主责主业,加快推进社工站建设,促进社会工作精准化、精细化、职业化发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各方协同,统一发力。明确民政、乡镇(街道)、相关部门、承接机构四方职责,即民政出资金、给政策、抓统筹,乡镇(街道)出场地、给支持、抓保障,相关部门出资源、同整合、共推进,承接机构做项目、抓服务、育人才,四方共同发力,各司其职、协同推进。通过统筹协调、县乡联动,建成乡镇(街道)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8个,确保各站点的办公场地、设施设备、人员队伍“三个落实到位”,为社工站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支持社工机构与所属街道加强沟通交流,配合协作,共同推动项目落地生根见效。

建章立制,统一标准。制定了《册亨县乡镇(街道)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项目的实施方案(试行)》《册亨县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管理工作方案》,明确乡镇(街道)社工站的服务内容、建设标准、部门职责、年度计划、要素保障等内容。为推动社工站规范化发展,每年召开两次以上联席会议,形成了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营造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工支撑、志愿协同、社区参与”的工作氛围。

科学管理,激励培养。积极开发和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全方位、多角度的教育培训。重点对村(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组织、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直接从事社会服务的人员进行系统化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其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广泛动员和鼓励以社会工作服务为主的社会工作人才积极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资格考试,加大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目前,2022年以来组织培训280余人次。全县社会工作人才127人(持证6人)。

用好加减乘除法,搭建惠民利民“服务站”

依托社工站平台,把社工服务作为社区公共服务载体和平台,着力打造居民群众“家门口”的民生服务站,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壮大。

在筹措资金上做“加法”。整合多方资源,强化要素保障,聚集资源推进社工站建设,着力抓好社工站建设项目申报、争取省州项目资金和县级财政支持的基础上,抢抓东西部对口帮扶机遇,争取东西部帮扶资金支持。近年来共投入315万元协同推进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建设,为社工人才培养提供资金保障。

在阵地建设上做“减法”。充分结合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银发课堂”“儿童之家”的建设,合理科学安排站点设置布局。按照“相互独立、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的建站宗旨,整合各类办公用房,采取统一标识、统一挂牌、统一规章制度、统一服务标准,做到建站标准“四个统一”,因地制宜设置社工人才服务阵地。

在人才培育上做“乘法”。积极培育本地社工机构及本土社工专业队伍,登记成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1家,8个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站引进专职社会工作人才15人,为社工站专业化运作提供人才保障。

在监督管控上做“除法”。积极探索建立“一督两会”调度机制、检查机制的监督管控机制(即:每月召开一线社工人员会议1次,半年召开部门联席会议1次),调度站点项目进度、项目运营情况,了解乡镇(街道)政府支持、社区干部参与、社工人员工作情况,协商解决项目运作中的困难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聚焦为民办实事,形成志愿服务“关爱网”

以“一核两翼三基四服”为总体定位,即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提升基层民政办事和服务能力为出发点,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站为基础,以社会救助、儿童关爱保护、养老服务和城乡社区治理为落脚点,聚焦为民办实事,形成志愿服务网络。

采取“1234X”运作模式提供社会服务。以乡镇(街道)为“主导”,民政统筹协调、各方协同参与,积极培养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工作管理、社会工作研究等三类人才,聚焦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四个社会服务领域,提供多样化社会服务特色项目,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截至目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512场次。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依托社工站平台,发动社工志愿者参与,为社区特困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孤儿等特殊群体、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关爱、照护480余次,实施临时救助743户,发放救助资金191.05万元。

着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积极整合各类志愿服务资源,培养志愿服务骨干,将服务意识强、群众口碑好的群众充实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初步形成了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机制,定期组织群众开展各类活动,开展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4.5万人(次),更好的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提升群众的认同感、归属感。

助力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将社工服务与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相结合,指导村(社区)组建志愿服务队伍,为群众参与和接受志愿服务提供条件,发挥社会工作者“润滑剂”作用,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动力。

编辑:涂传博 审编:闫玉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