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这一对“欢喜冤家”

 时间:2017-04-18 16:00:51来源:社工中国网

当下的现实:技术支持,互为影响。公益慈善与社会工作这对无论是在学理上,还是实务上,甚至是百度词条都能说清楚的一对概念,在当下中国却成了一对“剪不断,理还乱”的“欢喜冤家”。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有传统慈善的观念,改革开放后,公益概念被引进,近10年尤其是近5年来社会上有了社会工作的身影。

长久以来,计划经济的思维统治着民生服务。所以在那个年代,政府眼中,扶困济贫是慈善,志愿者服务是雷锋精神的翻版或创新,而公益仅仅是民间自发的,且以当时屈指可数的环保组织为代表。那个年代社会工作还藏在深闺,尚未走出闺阁。

当世妇会召开之际,NGO组织走进大众视野,那时起世人的眼中开始出现了“公益”的概念,开始谈推动中国的公益服务,于是乎妇女服务,残疾人服务等等,以“公益之名”,行“公益之路”开始被国人熟悉。而就在此时,一些国际面向的基金会招聘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毕业生,由此看当时社会工作与公益的关系很清晰,社会工作是公益服务中必不可少的支持手段,一个工作岗位,一个可以用自己专业手段,去支撑职业发展的专业。

也许此时从实务经验的角度,已经把问题说清楚了。但自从2010年前后,民政部出台了“关于推动民办社工机构建立与发展”的文件后,民办社工机构一夜之间,犹如雨后春笋,一时间好不热闹,这热闹的同时,带来了一个问题。

当我们去梳理这些社工机构服务内容时,多数是做妇女服务的,残疾人服务的,老年人服务的,家庭服务的,社区发展服务的,社会组织孵化能力提升的等等,再拿这些和公益慈善领域的去比较,一脸呆萌,这些都是公益慈善领域曾经或现在正在做的事。那么就会有人问:你们社会工作所做的服务和公益慈善服务有区别吗?答案是一定肯定的“有”。区别在哪儿?在于社会工作是专业的。呜呼!好一个“专业”。那么言外之意就是“公益慈善”是不专业的。显然,如此的回答逻辑上如此的不通。如果真的如回答那样,那么每年的公益慈展会就不应该有社工的摆摊,因为“专业的”何必去凑“不专业”的热闹。

如果仔细来看社会工作和公益慈善在改革开放后发展的轨迹,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存在要远远早于公益慈善的专业发展,而作为服务领域,公益慈善的服务领域,要早于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被社会所接受。换句话说,作为一个专业,社会工作早已存在,作为一个独立的服务领域这几年才被社会逐渐接受。而公益慈善作为专业存在是近几年的事,而作为服务领域早已被社会大众接受。

在当下中国,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服务领域,尤其是面向特殊人群、扶贫济困领域的服务时,多与公益慈善领域的服务重叠,但这丝毫不影响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一种技术手段的地位。反而,在这个过程中更能彰显社会工作在为公益慈善领域服务时的技术支持和支撑作用。公益慈善领域服务的专业发展,在利用社会工作作为技术支持和支撑的同时,也带动了社会工作在当下中国的扎根与推广,扩大了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编辑:涂传博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