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提升基层服务供给效能,广东省珠海市在2019年6月第二批“双百计划”试点基础上,于今年6月底实现了25个镇(街)社会工作站全覆盖,构建为民服务和基层治理新通道。其背后的秘笈究竟有哪些?社工君带您一起来看看。
秘笈一加强顶层设计 强化组织保障
成立城乡治理专项协调组统筹负责
珠海市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把镇(街)社会工作站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来抓,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保障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为推进镇(街)社会工作站建设,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在深入调研和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珠海市加强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并对机构设置、人员安排、经费保障等作出具体安排;同时,成立城乡治理专项协调组统筹负责,高位推动社会工作站建设工作。此外,市民政局也成立了“珠海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统筹协调、督查检查,组建了综合文秘、督促检查、评估考核3个专项工作组,加强社会工作站建设工作督导,不断提升建设质效;各区民政部门也印发了相关配套工作方案,有力保障建设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秘笈二健全规章制度 强化规范管理
有载体、可量化、能考核的实体行动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镇(街)社会工作站建设任务,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市民政局在总结全市2019年“第二批广东双百计划”社会工作站建设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实际,研究制定《珠海市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管理规定(暂行)》(以下简称《规定》),并细化了社会工作站社会工作者薪酬指导价位表、服务清单指引和考核工作指引。《规定》针对人员管理、经费管理、场地管理、服务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对“谁建设、谁管理”“怎么建、怎么管”“做什么、怎么做”等方面予以明确,并建立服务清单、薪酬体系、经费保障、督查指导、目标考核、奖惩激励等工作机制,使社会工作站建设成为有载体、可量化、能考核的实体行动,推动社会工作站实现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科学化发展。按照《规定》要求,各镇(街)社会工作站根据实际服务需求和资金保障情况,围绕基本民生保障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建设、推动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面,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和重点服务内容,开展具体实践工作,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秘笈三夯实工作责任 强化长效机制
纳入政府财政预算
在推进社会工作站建设过程中,珠海市把该项工作作为加强和完善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进行。一方面,压实责任,市、区民政部门及各镇(街)安排专职负责工作人员,形成层层推进、机构稳定、人员充实、运作有序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落实经费,明确各区要将社会工作站建设经费和运行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在资金分配、力量投入等方面给予社会工作站建设更多的倾斜支持;此外,保障权益,注重培养选拔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建立常态化社工培训制度和薪酬体系,推动社会工作站实现长效化运行。
编辑:涂传博 审编:闫玉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