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市民政局组织制定的我国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第一个地方标准——北京市《社会心理服务站点服务规范》正式对外发布。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旨在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提高国民心理健康水平,实现善治。从这个角度说,社会心理服务是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截至今年2月,全市已建成121个社会心理服务站点,分布在96个街道(乡镇),为近1400个社区(村)和辖区单位提供社会心理服务。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连续3年将社会心理服务站点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北京正在积极推进新建100个以上街道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
今年,年末实现社会心理服务覆盖60%以上的街道(乡镇)。实现街道(乡镇)全覆盖,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可及、普惠的社会心理服务。
《社会心理服务站点服务规范》以街道(乡镇)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社区(村)社会心理服务站服务管理运行工作情况为基础,重点反映社会心理服务站点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与要求和评价改进等内容。
围绕社会心理服务站点的四大目标定位,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普惠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针对社会心理服务领域所涵盖的心理学知识宣传与普及、心理指导与辅导、社会心态监测分析与预警等内容分别进行规范。
此前本市没有社会心理服务相关标准,迫切需要标准的支持和引领。《社会心理服务站点服务规范》的发布实施将有力促进站点的作用发挥,为形成一批设备完备、制度完善、服务优质、惠及群众广、社会效益好的社会心理服务站点提供标准引领,为构建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色、北京特点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编辑:甘再松 审编:xjl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