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广州社工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通过走访慰问、圆梦微心愿等行动为城乡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物资支援、志愿服务等,折合价值超过190万元,惠及孤寡、独居、空巢长者和低保低收入家庭等群体1.4万名,累计服务超过440项,服务群众逾21万人次。
据了解,为响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广州市民政局指导广州市社会工作行业党委、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先后发布《广州社工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倡议书》《广州社工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依托社工机构和全市203个社工站,组织实施广州社工助力乡村振兴服务7项行动,充分发挥“社工+慈善+志愿服务”融合发展机制作用,积极凝聚社会力量,助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参与格局,开创新时代广州社工参与乡村振兴新局面。
《方案》将广州社工助力乡村振兴服务7项行动细化为30多个社工服务项目落到实处。
一是农村贫困家庭帮扶行动组织实施“金种子”古村农耕文化传承计划、“新农学堂”农村贫困家庭提升计划、“益路同行”城乡牵手计划、善缘支援甘孜州藏香产业帮扶计划等,帮助农村社区困难家庭发掘自身的能力、资源和潜力,积极改善农村贫困家庭生活质量。
广州市阳光天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亲子先锋农耕菜园助困境居民生活
二是深入开展农村留守老人等困境长者关爱行动,组织实施“耆英触电”服务计划、“金太阳互助联盟”长者互助计划、“小夜灯”关爱困境长者安全出行计划、“爱行走”长者护老服务计划、医疗养老服务督导项目、“留住幸福守住爱”对口帮扶毕节长者服务项目等,积极营造敬老、适老、爱老的农村社区环境。
三是搭建“红棉助农”协作平台、打造“红棉公益驿站”助农品牌公益项目、开展“红棉增收”主题展销及宣传活动、开拓“订单式”增收服务等,持续开展社区消费扶贫展销活动及乡村振兴公益宣传活动,积极调动社区群众就近参与消费扶贫。
白云区江高镇社工站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社志同行公益助农活动
四是联动社区、企业、社会资源,开展困境儿童安全教育、爱心资助、慈善空间、志愿服务、亲子教育、“我爱我家”系列行动,从身、心、社三个层面搭建农村困境儿童成长发展的支持保护平台,积极构建可持续、立体化的困境儿童守护服务社会支持网络。
番禺区石碁社工站开展“1KM的桥梁”偏远乡村医疗支援项目
五是关爱和帮助农村残障人士及家庭,通过开展“有爱·出行无障碍”计划、“关爱小苹果”就业支援计划、“残有所依,老有所盼”农村老养残家庭支援计划、“遇见·公益”身心障碍人士就业体验服务等多元服务,帮助农村残障人士及其家庭解决实际困难,营造“平等、参与、友爱、共享”的社会环境,提升残障人士谋生发展能力。
花都区炭步镇社工站开展“党建新潮流,农耕守初心”亲子农耕体验活动
六是加强与慈善会、基金会、企业的合作,通过微心愿征集、组建“圆梦资源库”、微心愿匹配、微心愿圆梦系列行动,及时帮助农村各类困境群体实现微心愿,改善农村各类困境群体的生活质量,促进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七是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初心田园”乡村社区“1+N”党建共建行动、“益起来,共治家园”乡村社区治理行动、“新围新生”农村社区资源活化行动,引导村民共同改善社区居住环境,助力农村社区提升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盘活农村社区资源,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区生态圈。
编辑:甘再松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