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社工服务重心向基层下沉,加强城乡社区治理能力,今年来,市民政局在全市启动“百镇千村”社工站建设,打造居民家门口的社工站。目前,我市已建成30个社工站,其中,中心城区社工站已覆盖各街道办,各县市和功能区社工站正在试点推进中。
社工专业人才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和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力军。市民政局推进的“百镇千村”社工站建设,是以建立乡镇(街道)社工站和村(社区)社工室为抓手,以专业社工为重要力量,有效补充基层民政工作人力资源,推进基层民政工作有序专业高效开展。
我市社工站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通过与专业社工机构合作,引入专业社工驻点,实行坐班制,社工站人员配置采取“1+1+1+N”形式开展,即“1名驻点社工+1名社工助理+1名督导+多名志愿者”,社工日常工作时间严格执行所在乡镇(街道)要求,配合所在乡镇(街道)开展工作。
为切实让居民“家门口”的社工站发挥效能,我市社工站服务内容采取“1+X”模式开展,即在开展街道(乡镇)民政工作基础上,选择一项特色服务开展,并着力做好六方面工作。即聚焦脱贫攻坚,关注扶贫工作中的弱势群体做好社工服务,协助驻村扶贫队开展扶贫工作,提供个性化资源支持帮助辖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聚焦特殊群体,协助开展儿童救助保护服务,开展家庭监护监督,协助开展养老服务;聚焦群众关切,开展社会救助工作,做好救助对象筛查、入户走访、政策宣传、资源链接和社会融合等服务等;聚焦疫后心理健康开展服务,为因疫情和患病陷入困境的人员提供救助帮扶工作,对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情绪引导、心理辅导、资源链接、困难纾解等服务;发展志愿者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慈善资源,打造基层志愿者项目团队,探索引导居民开展社区自治服务;开展本土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儿童主任掌握社会工作能力,打造一支可用、专业的本土社工人才队伍。
今年以来,市民政部门在部分条件成熟的街道、乡镇开展社工站示范建设,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已建设15个社工站,覆盖各街道办,各县市和功能区已试点建设15个,待条件成熟后,将全面铺开。
编辑:涂传博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