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立于2012年11月,是湖州市首家专业社工服务机构,现有员工60余名,服务项目40多个,覆盖3个县区、9个镇街,曾获评全国首批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省优秀社会工作机构。党支部成立于2016年4月,现有党员11人,获评市级“双强”党组织。党支部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党建理念,构建核心、初心、凝心、润心、同心 “五心合一”创意党建模式,呈现出党建与业务互促并进、相得益彰的格局。
一是突出组织“核心”,筑牢党建工作桥头堡。切实将党组织建设贯穿于社工工作始终,由中心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均进入理事会,牢牢把住党组织在议事决策上的话语权。积极创建示范阵地,在办公楼里开拓集教育培训、茶歇座谈、咨询服务等于一体的活动阵地,打造晨曦特色“红阵地·社家园”。年初制定支部任务清单和党员责任清单,广泛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三亮”活动,广泛设立“示范岗”“责任区”,推动党员立足岗位钻研业务、提升技能、贡献力量。
二是坚守社工“初心”,践行律己助人公益观。晨曦作为全省10家援助单位之一参与民政部扶贫“牵手计划”,与甘肃兴邦社工服务中心牵手开展“三区三州”脱贫攻坚工作,4名社工常驻支援服务32个工作日,设立晨曦驻东乡县社工站2个,提供培训督导服务280人次。积极链接资源修缮1所小学食堂、建成1个小学储水池,通过发放助学金等协助缓解女童控辍保学问题。同时,建立志愿结对服务机制,党员社工领衔“一对一”帮扶困境儿童、孤寡独居老人和困境母亲等特殊需要群体,主动问需,贴心服务,得到服务对象赞誉。
三是强化队伍“凝心”,涵养善作善成精气神。以建设“党性强、有朝气、有作为”的党员社工队伍为目标,积极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经常性组织党性修养、职业技能、阳光心理等培训辅导,培养社工师24名、心理咨询师9名,拥有全国领军人才1人,市社工领军人才6人。建立入职督导机制,开展每月一次新员工个体督导和团体督导,帮助熟悉业务、融入团队。深化导师帮带,将资深社工师按专业特长编入导师团,针对遭遇投诉、考核靠后、岗位调整等员工开展手把手帮带,切实纾疑解惑、提振信心。积极开展 “最美党员”、“最美社工”、“最优社工案例”等系列评选活动,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四是坚持文化“润心”,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弘扬“家园”文化,打造“晨曦e家”,用党建凝聚人心、用文化释放活力。因地制宜探索“e生活”党建模式,建立网上e支部,开设网络党课、掌上学堂e阵地,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融入组织生活中,自编自导微党课,结合案例开设微讲座,实现红色文化与专业素质融会贯通。同时,组织开展个性化主题党日,通过参与式讨论、竞赛式比拼增加参与感,建立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常态化机制,开展送一张政治生日贺卡、重温一次入党誓词、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做一件好事实事等“四个一”活动,强化党员使命感。
五是联动多方“同心”,助力社区治理现代化。发挥“党建+”辐射功能,党支部与街道、社区等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整合多方资源助推“红色物业”建设。依托“党建+社工+义工”服务模式,引导社工到所在社区“双报到双联系”,党员社工参与协调小区公共环境维护、停车位统筹、邻里纠纷等问题,服务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分类宣传,有效调动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积极性,形成党建引领、多方联动、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比如我们在拆迁安置小区开展的“楼道红管家”自治服务项目,在吉祥社区开展的“党建+物管”服务项目,有效助力缓解住宅小区治理难题。
编辑:甘再松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