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持续加大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投入,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引导专业社工机构参与社会治理建设和脱贫攻坚行动,在扶贫帮困、信访维稳、平安建设等方面成效凸显。仅2018年,“121爱回家”项目协助寻回走失老人32名;问题青少年项目助力偷盗犯罪率下降80%以上;禁毒项目稳定复吸率控制在5%以下,同比下降80%;低收入家庭增能项目帮助14户低收入家庭脱贫,26名服务对象找到工作。
一是服务领域全覆盖。2018年,全市有13个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购买社工服务40个,由27个社会组织承接,涉及资金531.73万元,基本涵盖了儿童、青少年、老年、妇女、残疾人、矫正、禁毒、优抚、救助、家庭、学校、医务、企业等专业社会工作全部领域,并探索开展了机关干部心理干预、老信访户、少数民族等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婚姻关系调适、问题青少年、禁毒、司法矫正等领域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实现了从关注困难人群到有需人士的扩围。
二是监督管理全方位。由社工办统筹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立项、评估和督导等工作。创新出台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1+3”指导性文件(实施意见、资金管理办法、评估管理办法和采购流程操作办法),按照“规范采购行为,提高资金效益,力求物有所值”的工作目标,扎实做好社工服务项目全过程监管,进一步规范社会工作领域的政府购买服务行为。首次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委托开展中期和末期评估,以评促建,规范财政资金使用,提高社工服务项目绩效,实现了督导与评估主体的分离。
三是专业督导全过程。实施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一站式”助力计划,委托第三方为社工项目执行团队提供全程督导及每月不少于两次的专业培训或面对面辅导,实时掌握项目执行情况。根据机构年龄、项目成熟度、执行社工专业度等,将全市社工项目分成三个组别,新秀培育组主要针对新入职社工和新承接机构,注重社工技巧与伦理基础,重点辅导项目基础性工作;服务创新组主要针对3年内项目和社工,注重线上督导与指导,确保项目专业性;能力提升组针对3年以上机构,注重项目提质与优化,以此提高项目执行及服务水平,提炼一批创新型社工服务项目。
编辑:甘再松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