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由团上海市委、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共同指导的第四届上海青少年社工节暨2019年“青春社区节”闭幕式在静安区海上文化中心举行。
本届青少年社工节的主题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促进社区承载式发展”。活动上,团市委党组成员、市青少年服务保护办主任周建军发布了“构建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体系上海倡议”。
倡议提出,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经过近20年的探索,在共青团、民政等各方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团运作、多方参与”的工作模式。青少年事务社工已经成为承接政府青年事务、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开展预防犯罪等专业服务的重要工作力量。作为全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起源地之一,上海理应在构建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体系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倡议提到,产生于西方的社会工作,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需求、社会矛盾和问题表现差异很大,社会工作制度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和发展模式。中国的社会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接受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引和影响,中国特色青少年社会工作体系不断成长与发展。据上海市社工协会青少年社会工作专委会的不完全统计,至2018年底,全市有青少年社工机构77个,青少年事务社工4032人;全年服务项目348个,覆盖青少年34万人次,政府、社会资金投入超过1.8亿,并已为全国大部分省区市提供了专业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培训及服务。
活动还表彰了2019青春社区节“我为青年参与社区治理献一计”优秀奖和第二批青少年社会工作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的学员,正式启动第三批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和优秀项目(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活动分会场同时举办青少年社会工作社区服务项目对接成果展示会,包括上海市虹口区彩虹笔儿童健康发展中心、上海达美青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上海洄澜心理咨询中心、上海海星之家社工师事务所等58家社会组织的146个社区服务项目,项目内容覆盖心理咨询、就业指导、预防犯罪、困境儿童帮扶等。
编辑:甘再松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