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社工达3.2万:我们不是要抓你 而是要帮你

 时间:2017-01-18 16:10:10来源:中国禁毒报

原题:禁毒专职社工达3.2万名:“我们不是要抓你,而是要帮你”

面对我国制贩毒犯罪高发、吸毒者规模扩大的形势,在减存量、防复吸、控增量上狠下功夫的必要性日益凸显。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社会组织项目承包,由专业社工具体执行,是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创新举措,代表了戒毒康复工作的发展方向。

按规划,2017年,国家禁毒办、民政部将联合印发加强禁毒社会工作专门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出台相关政策。国家禁毒委将把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禁毒社工作为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的重要任务,全面加强招录、培训、评定、表彰等工作,积极推进戒毒康复工作人员职业化、专业化。

记者从1月10日举办的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优秀教案评比活动上了解到,目前,全国已建立乡镇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2.5万个,基层办事机构2.9万个,配备专职社工3.2万名。

今天,记者就带您通过几个片段,了解禁毒社工和禁毒志愿者的日常。

“我曾是一名吸毒人员,现已戒断毒瘾满10年,为感谢当时帮助我的禁毒社工,为帮助更多戒毒学员彻底戒断毒瘾,我于2016年考取了社工师证书,并顺利成为一名禁毒社工。”1月10日,在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优秀教案评比活动现场,来自上海自强社会服务总社的金伟静在演讲中说。

自2015年4月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优秀教案评比活动启动以来,此次教案评比活动已是第二届,每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中国禁毒基金会都会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大量优秀教案,并邀请部分优秀教案作者来北京进行演讲评比。其中,征集内容覆盖管控帮教、戒毒医疗、心理辅导、扶持救助等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各个方面。

“举办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优秀教案评比就是将先进经验方法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形成可复制、易推广的优秀教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共用共享。”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梁云说。

46岁的金伟静在演讲台上站得笔直,目光坚定有神,嗓音响亮,使人振奋。演讲期间,她数度眼角含着泪水,握紧的拳头不自觉地在胸前挥舞。“我去强制隔离戒毒所看到那些戒毒学员们,犹如看到曾经的我,迷茫、恐惧、不知所措,我的到来给予了他们更多希望。在平日的帮教工作中,我用亲身经历为他们树立了榜样,也帮助他们建立了彻底戒断毒瘾的信心。”

同为从事戒毒帮教事业,来自湖南长沙的禁毒志愿者孟繁英在这条路上一走便是13年。2004年6月26日,孟繁英在某卫视禁毒节目中看到一个与女儿同名同姓的戒毒孤女讲述自己家庭的不幸经历,母爱的本能促使她前往戒毒所看望这个孩子。为帮助女孩戒断毒瘾,孟繁英如同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无微不至,天冷了给她送去温暖的棉衣,生病时给她熬汤送药。两年的关爱与陪伴,使这个女孩顺利地戒断了毒瘾。从此,孟繁英便走上了民间禁毒帮教之路。十多年来,孟繁英用亲情和母爱对吸毒人员这个特殊群体以亲情帮教,信件交流达2000余封,亲情走访上千户,使2千多名迷途者重回生活正轨。

演讲中的孟繁英身披“全国首届十大禁毒人士”绶带,将自己的帮戒经历向大家娓娓道来,仿佛在讲别人的故事。而十多年的付出也只有她自己能体会到其中的心酸。“我曾被毒贩围追恐吓过,因为我阻止孩子们碰毒,挡了他们的财路。我的家也被恶意盗窃过。”纵使经历了这些,她对禁毒、对公益仍乐此不疲,保持着自己的初心。

来自江苏苏州自强服务社虎丘区浒墅关工作站的社工叶顺昌向大家分享的帮教案例更让人为其紧捏一把汗。戒毒人员唐某第一次来叶顺昌所在的服务站时,手持一把剪刀对着自己的肚子,神情非常焦虑:“如果你要继续抓我,那我就自残!”从没见过类似的情况,叶顺昌内心其实也很紧张,但作为禁毒社工,叶顺昌本能地走到他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今天我们不是要抓你而是要帮你!”唐某听后满脸疑惑,为什么还有人愿意主动帮我呢?随后叶顺昌为唐某讲解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内容及要求,唐某的情绪才渐渐平复下来。

“帮教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行政行为,更不是过来按个手印、签个字那么简单,而是一个专业服务的过程。”叶顺昌说。在他的帮教下,唐某从起初的不配合到后来积极前来服务站报到,从被家人排斥、无家可归到被家人包容、接纳,从连糊口的工作都没有到如今每月工资近万的销售人员。“现在他每取得的一些成绩,每得到的一些收获都会来和我分享,我们几乎无话不说。”

禁毒社工、志愿者、禁毒民警们带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帮教案例,既切合实际,又温暖感人。评比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阵阵掌声此起彼伏。这掌声,就是大家在向这些甘于深耕一线的帮教工作人员送上的最诚挚敬意。

编辑:涂传博 审编:GHB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