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动”起来:三社联动开展纪实工作

 时间:2018-08-27 20:04:55来源:番禺日报

今年,市桥街德安社区以打造基层党建“共驻共建示范点”为契机,着力打造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骨干、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供给模式,形成了“党建+社工”“一核心三引领”的服务模式,即以党建为核心,通过价值、服务、专业引领,实现三社有效联动,社区居民的生活有了质的提升。

创新:政府购买服务助力社区建设

3月15日,由德安社区党总支和共建单位何贤纪念医院及购买服务单位市桥街东西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联合开展的肿瘤防治知识讲座在德安社区举行。现场,何贤纪念医院妇科主任刘萍与社区居民面对面交流肿瘤防治方面的知识,认真地为居民解难答疑,气氛相当活跃。

开展健康知识讲座是德安社区公益活动的一部分,德安社区党总支联合何贤纪念医院、市桥街东西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广州厚德教辅中心等单位和机构共同挖掘和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建立社区资源库,为社区居民提供普惠性的服务。涵盖教育培训、理发、健康讲座、义诊、环境治理、家庭纠纷调解、上门送温暖等方方面面,惠及居民6000余人。

“三社联动开展以来,社区每月都有开展不同主题的公益日活动,居民们都很喜欢。”德安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黎汝靖告诉记者。

如今,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如果仅靠政府包揽社会管理领域各项工作,很难面面俱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业社工入驻,即能整合各方资源,又能为政府分担重任,排忧解难,社区问题自然少了许多,黎汝靖表示。

目前,市桥街东西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正在为德安、东丽等10多个社区提供专业化综合服务,服务包括家庭综合服务、就业服务、为老服务、助残服务、青少年服务等多种类别。不难看出,社区社会组织正在社会治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变化:居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实际上,最开始居民对社工并不了解,认为社工就是志愿者。”市桥街东西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陈惠波告诉记者,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简称“三社”,在社会治理中,社区是综合平台,社会组织是载体依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三社联动”不是三项业务的简单拼盘,而是三个主体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在“三社”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简称社工)更关注社区和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他们均受过专业培训,在工作中将老年人、残疾人、儿童、青少年等作为重要服务对象。

在德安社区有不少“空巢”老人和困难残疾人,社工便经常上门陪他们聊天以及开展慰问活动。

同时,社工们还秉持“家庭为本”“家庭和谐”的理念,运用“社区发展”“邻里互助”的服务方式,采用家庭辅导、资源整合、手工坊、小组工作等方式,协助家庭或个人有效地预防、应对问题和挑战,促进家庭和个人的能力建设,促进社区良性发展。

理念:以党建为核心促进“三社联动”

“三社联动”能有效助推社区发展,但每个社区情况不同,如何联动形成特色,成了值得思考的问题。德安社区一切工作围绕“党建核心”的导向,打造“一核心三引领·三社联动”党建新品牌,提高服务质量。

4月12日,何贤纪念医院在德安社区开展了“大肠癌防治与筛查”讲座。

5月15上午,德安社区与厚德教育在东沙小区开展沙井盖彩绘活沙。

5月15日下午,德安社区党总支联合辖区内共建单位开展了法律六进活动……

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提供服务,让居民在一场接一场的活动中越来越融洽,邻里交流越来越友善。

党员社工不仅在品质服务中争当先锋,更是在服务民生中乐于奉献。“将党建融入社区服务中,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也让社区更多党员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退休老党员梅姨告诉记者,她家的智障残疾儿子现在一直在接受社工的帮助,为了帮助别人,她也加入了志愿者行列。梅姨表示,社工服务为党员提供了一系列康乐、兴趣、辅导、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服务,让党员享有权利,同时也促使党员积极地去服务他人,形成了一种为人民服务的良好氛围。

探索:通过社区链接发布共享资源

黎汝靖表示,下阶段,德安社区将创新工作机制,探索资源共享模式。以服务多数居民群众需求为目标,积极探索由政府主导牵头、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的服务工作内容,并通过社区链接发布可共享的社区资源。

同时,要形成品牌服务,提高居民知晓度。继续推进做好既有服务项目和内容,充分发挥和利用何贤医院的医疗行业优势,对共建单位实现健康帮扶和健康促进,实行定期送医进家庭、大规模社区医疗义诊模式,让“共驻共建”真正“动”起来,把社区内单位党组织“联”起来,不断满足社区群众的需求和愿望,努力在社区形成“全民义工,终身志愿”的志愿服务氛围,逐步实现从“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的转变。

编辑:甘再松 审编:QM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