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像我们的亲人,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谈到陆明秀,烈属许老伯非常动情。
陆明秀曾经是一名什么事都要管的“小巷总理”,后来成了一名专注于服务好优抚对象的社工。2012年,年近六旬的陆明秀创办了上海宏城优抚社工事务所(以下简称“宏城”),为虹口区7个街道的优抚对象提供贴心、暖心的服务,服务对象从最初的800名扩展到如今的3300多名,她自己也被评为“上海市爱国拥军模范个人”。
陆明秀和优抚对象亲切交流 张海峰 摄影
用真心让每个人打开心扉
“优抚,不是单单在节假日里上门慰问、送点东西、搞个活动,而应该是一种常态,一声问候、一句关心、一路陪伴。”
陆明秀迎难而上,从此,她没有了上下班时间,没有了节假日休息,两个手机24小时开通,不仅时常上门嘘寒问暖,还经常向居委干部了解辖区里优抚对象的生活情况,主动关心。
张阿婆就是一名曾经在居委会发牢骚的优抚对象。老伴和儿子的相继去世,留给80多岁的张阿婆“烈属”“病故属”的身份,唯一的女儿又因家庭琐事与老人闹起了矛盾。陆明秀从居委干部口中听到张阿婆的情况后,主动敲开了老人的家门,经常陪着老人话家常,老人病了还会有志愿者上门探望。
慢慢的,张阿婆从最初的排斥到逐渐敞开了心扉,无论大小事都愿意和“宏城”的社工说。陆明秀趁热打铁,帮助张阿婆母女俩逐渐缓和了关系。
某一天,张阿婆突然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要捐献遗体!她对陆明秀说:“我要像你一样,成为一个能够帮助他人的人,让我用这个方法来回报社会吧!”
陆明秀和优抚对象亲切交流 张海峰 摄影
为优抚对象送上贴心服务
从事这项公益事业5年多来,最让陆明秀感到高兴的是,她和“宏城”的付出改变了优抚对象的生活状态甚至是他们的人生。
小王的父亲在部队因公殉职的时候,他还在上初中。家中“顶梁柱”的突然倒塌,一下子改变了两个人:母亲不理家事,用各种方式逼迫着儿子认真读书;小王开始逃学,每天不去学校去游戏机房。
陆明秀请来了区里的心理辅导专家,上门为小王做心理辅导,还为小王的母亲打开了心结。在陆明秀和“宏城”社工的支持和不断鼓励下,小王重回校园,不仅顺利考上了重点高中,毕业后更是选择了进入军校,希望能够继承父亲的遗志。
如今,“宏城”已承接虹口区7个街道的“关爱功臣活动”优抚公益项目,服务对象已扩展到3312名。陆明秀更盼望着,能有年轻的社工接过接力棒,让这份对功臣的关爱一直延续下去。
编辑:甘再松 审编:XKJ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