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被“专业性”的形式牢笼束缚-基于农村社会工作实习经历

 时间:2016-10-27 12:26:16来源:社工中国网

一、“专业性”牢笼

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是什么,如何测量和体现,是长久困扰社会工作行业的重要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绕不开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手法层面的比较及讨论。本文题目提到的被“专业性”形式牢笼束缚,主要是指在评判社会工作专业性的时候,把服务手法作为唯一或最重要的衡量标准的现象,而这种情况是比较容易发生在初学者身上,认为社会工作服务没有使用个案、小组、社区等手法就一定不是专业的。

二、社会工作专业性体现在哪里?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除了专业教育的局限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被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我们知道,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是从一批有志于公益服务的人,从友善访问员等做起,根据需求多样性和问题多样性,慢慢发展出个案、小组、社区等手法,以增强服务的专业性。在这些前辈创立个案、小组、社区方法之前,他们的所作所为就不是专业的吗?笔者认为是否定的,服务理念是专业性的本质和根源。在进行专业性的判断过程中,将工作手法的专业性凌驾于服务理念的专业性,难免有本末倒置之嫌。社会工作如同太极,各种工作手法如同招式,始终被形式所束缚,是低层次的专业性,只有把握借力打力、阴阳制衡的理念,才是高招,那么引入到社会工作专业,只要把握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理念,所作的一切行动符合该理念,便是达到高层次的专业性。

三、农村社会工作实习经历引发的思考

这是本文的核心思想,这种想法的形成是在农村项目实习所收获的。笔者曾经参与一个农村社会工作项目,作为第一批驻村学生,在一个村内持续呆了两个月,主要开展个案、小组、社区等服务。当第一次回校接受督导的时候,团队成员都提出一个在城市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时不曾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使我们的服务成效持续下去。在城市场域,尤其是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模式体系下,家综能较长期地在某个街道驻扎,不断输出各种类型服务,每个社工分担的指标压力较大,个案、小组等活动一般都是仓促结束,社工马上又投入到下一项工作中,基本不会考虑持续性问题。而且持续服务一般也意味着成本的提升,精力的付出,在现实环境中是不怎么被鼓励的。而笔者所参加的农村社会工作项目,由于成本的限制,在每个行政村驻村服务的时间一般为1到2个月,这种不断地转移和分别使团队成员开始思考社会工作专业的本质,“使服务效果持续,村民能自我服务”,应该是一个重要的点,也就是回归社会工作专业常提到的“助人自助”理念。

需要澄清的是,社会工作追求平等,对服务对象非批判,但这并不意味着社工是没有价值取向的。2014年在墨尔本召开的世界社工联合大会对社会工作概念重新定义,里面提到“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这足以证明社会工作有其价值取向,是非纯理性的,这正是专业性的核心体现。

由于农村地域辽阔,人情社会底蕴依然浓厚,留守的村民白天基本都有农活,在如此短的服务期内,团队成员与村民的关系并不深厚,只能在村内举行低层次的文体类活动,一些个案服务也是浅尝即止,以问题解决式为主。用更高的尺度去衡量,团队的工作并没有达到在课堂中所设想的个案、小组、社区手段的标准,或者说没有符合团队心中的社会工作专业神圣定义。当撤离时,每个人重新评估自身的工作,普遍存在认为自身提供的服务不具有专业性的质疑。但当笔者一年后再来到住过的村,村民反馈说村落的氛围有所活跃,公共场所聚集的人数越来越多,在村内建立的文体小组依然在自行运作,并曾经向村两委进行议价,获取资金和物资的支持,到这一刻,笔者恍然大悟,这就是笔者一直祈盼的专业性,形式是死物而已,切不可以被其束缚,关键是能达到让村民自我觉醒,自我服务的效果。

四、专业性的现实比较

在现实生活中,专业性比较清晰地体现在两组主体比较类型中。第一种比较主体是社工与居委会大妈,第二组比较主体是老社工与刚毕业的社工。

诚然,居委会大妈在处理家庭纠纷、工作经验等方面比社会工作者优越,但从服务的持续性效果来看,就能清晰地发现差别。居委会大妈更多的是代替服务对象高效地完成任务,服务对象是被动的,而社会工作者更注重让服务对象觉悟、能力提升,不仅局限在当前问题,而且希望让服务对象有能力去面对日后的其他问题,但这种成效往往会有滞后性。因此,产生了社会工作者不如居委会大妈,社会工作者专业性不强的错觉。

此外,一个在行业里沉淀多年的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对专业性的理解也会存在差异。笔者所在的华南农业大学自1999年创办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是广东省开办时间最早、累计招生人数最多的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大部分的毕业生是在2010年广州地区广推社会工作服务的时期回流。已经毕业的师兄和师姐,他们所获取的知识肯定是比后面的学生差,因为那时候大部分社工系老师都是其他专业出身,社工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内涵、价值取向、工作手法和职业技能等的学习是不系统的。那么,这批毕业多年的社会工作者除了人生阅历比应届毕业生丰富以外,他们是经历了怎么样的蜕变而成为社工机构的管理层级?笔者发现,在行业内沉淀多年的社会工作者更多地会告诉下属理念层面的东西,而不是具体的手法讲解,他们已经把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准则,一切所思所想都能看到韵味,而不像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那样,抱着个案、小组、社区等形式沾沾自喜。

五、如何在农村社会工作中体现专业性

在农村社会工作服务中,要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性内核层面的持续效果,首要的是挖掘村民需求,依据村民需求开展服务,而不是按照机构需求开出药方。在城市,无论举行什么类型的活动,在覆盖度广阔的服务对象中,总会有人愿意参与活动。但在农村,特别是空心化比较严重的村落,长期在村生活的村民估计只有200人,如果举行的服务不接地气,则可能出现无人问津的局面。符合村民需求是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的立身之本,只有当村民对服务感兴趣,参与到其中,才能明白活动所要带出的社会工作专业意义,从而才有可能被培养为在地的资源,实现自我服务。而城市一些社工机构打着公益旗号,背后捞钱,连自己的员工都没有尊重,谈何尊重服务对象,满足服务对象需求,这是需要进一步重视的。

与村民共同经历和见证,让村民发现自身的无限可能,是社会工作专业性的重要体现。早期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多以问题视角去看待农村和村民,认为农村人口素质低下、思想封建、技术落后等,社会工作者是帮助者,村民是受助者,社会工作者肩负拯救责任,目的是尽快解决问题,实现农村到城市,村民到市民的变换。社会工作者慢慢察觉到这种理念的不妥,后期的实践多采用优势视角,挖掘村内资本,发挥村民优势,重拾日渐衰退的集体记忆,让村民创造自己的未来,成为真正的自助者。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只要传递出“此时此地我们与你们同在”的讯息,让村民明白社会工作专业的魅力,便是很好的专业性印证。

“助人自助”理念是社会工作专业性的核心,这虽然是共通的一般性理念,但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地区会有适应性调整。前文提到要与村民共同见证变化,社会工作者要与村民共同了解、感受变化所带来的体验,这种体验是特殊人群在特殊地点所共有的特殊体验,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模版去刻录的,是难以被传递的。这个见证的体验会成为社会工作者与当地村民纽带关系的催化剂,给“助人自助”的专业性赋予本土特色,从而导致不同的差异,成为在地的经验。

作者简介:苏志豪,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工作。

编辑:涂传博 审编:沫禹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