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成果表明 三江源生态持续向好

 时间:2020-02-04 23:03:48来源:新华网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了解到,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2019年阶段性成果显示,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域及毗邻区域整体变暖变湿变绿,植被生产力趋于稳定,野生动物数量明显上升,生态服务功能逐步提升。

(图文互动)(1)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成果表明三江源生态持续向好

狼群在可可西里楚玛尔河大桥附近活动(2019年12月25日摄)。新华社发(王方辰摄)

来自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的实测数据显示,三江源植被生产力及质量变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后8年(2005年至2012年)比工程实施前17年(1988年至2004年)的平均地上生物量提高了30.31%,2012年后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域草地地上生物量持续上升,并趋于稳定。

此外卫星遥感监测到,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域核心保育区2.3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藏羚羊、藏原羚羊和藏野驴数量已分别达到3.7万、3.4万和1.7万头(只),均高于人工监测的种群密度。

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学术院长赵新全说:“科考中,科研人员首次在可可西里拍摄到六只狼组成的狼群活动照片,并完整记录到藏狐捕食鼠兔的画面,多次拍摄记录到藏羚羊求偶、交配高清组图,这些珍贵的资料表明三江源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恢复,具有较高科研价值。”

(图文互动)(2)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成果表明三江源生态持续向好

一只藏狐在可可西里五道梁附近捕食鼠兔(2019年12月25日摄)。新华社发(孙洪摄)

与此同时,在生态奖补、草畜平衡等政策措施引导下,人类活动对三江源的生态干扰也在逐步降低。科考遥感监测及地面验证数据表明,三江源全区载畜压力明显减轻,2003年至2012年平均载畜压力指数比1988年至2002年15年平均载畜压力指数下降了36.1%。科考团队认为,减畜对减轻草地载畜压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华水塔”三江源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虽然在当地政府、群众共同努力下,这里的生态环境日益向好。但科考研究成果表明,三江源生态安全仍处于濒危状态,减轻草地的牧食压力、水域生态环境保护、草地退化防治及治理和防止生境破碎化仍是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重点。

编辑: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