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脸识别”为自然保护带来哪些启示?

 时间:2020-01-16 12:38:13来源:中国环境报

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中,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成大熊猫栖息地空间数据动态监测系统。在野生动物进入监控区之后,可自动进行识别、拍摄,准确辨认野生动物的类型。其中,识别率最高的就是“国宝”大熊猫。这种“熊脸识别”技术使得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就能看到保护区内的真实情况,有效提升了野生动物监测保护工作的效率。

实际上,科学家们还有更厉害的招数。据报道,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了利用影像资料对圈养和野生大熊猫进行个体识别的手段,与“人脸识别”类似,能够根据照片辨别出每只大熊猫的身份,从而为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和监测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中,准确地掌握种群数量,是一项基础性、前提性但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和家养动物不同,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大,而且警惕性高,活动比较隐秘,在野外很难通过直接接触活体的方式来进行数量调查。即便能够接触到,也很难通过肉眼来分辨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别,更别说确定数量了。就拿吃竹子的“国宝”大熊猫来说,人们在茫茫竹海中跑上一两个月,也未必能有幸一睹其风采。因此,科学家们陆续发明了“咬节法”“非损伤性DNA取样法”,通过采集大熊猫的粪便、毛发等遗留物来统计数量,但也存在耗费人力多、调查时间长等缺点。

可喜的是,“熊脸识别”等科技手段的应用,为实现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常态化监测提供了可能。有了稳定可靠的监测数据,就可以根据种群数量、结构、分布的变化来评价保护成效,及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比如,倘若发现种群数量持续增长,有向保护区外扩散的趋势,就要考虑扩大保护区的必要性;如果发现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就要迅速查明原因,及时采取对策。

设立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就在于减少人类活动对目标物种的影响,维持和恢复种群数量及其栖息地。近年来,我国陆续划定了一批国家公园,对自然保护地也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整治了一大批违法违规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既要划得出,也要守得住、守得好。在构建新型管理体制的同时,还需利用更多科技手段,完善配套的保护、监测、追踪机制,不断提升自然生态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很多物种值得珍惜和保护。要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将高科技手段应用到更多的自然保护区、更多种类的物种上,形成系统完整的野生动物图像视频资源数据库。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研究开发科技手段,比如无人机航拍、遥感等,提高监测精度和广度。倡导公众参与,加大宣传力度,以在线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发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并投身到保护自然中来。

编辑:admin 审编:yw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