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景啸尘)从9月28日至今,厦门的同一片滩涂连续两次发现勺嘴鹬,其中一只还被观测到了俄罗斯的保护环志。据国际鸟盟的调查数据显示,勺嘴鹬在全球仅存不到600只,属于极危鸟类,体长只有不到16厘米。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入秋以来,在江苏、福建等地的远郊乡村湿地,勺嘴鹬都有被发现,我国东海岸的滩涂地带恰好在勺嘴鹬的迁飞路线上。
“自带饭勺的鸟儿”——勺嘴鹬。受访者供图
体型娇小,有着像勺子一样的嘴,这种“自带饭勺的鸟儿”——勺嘴鹬,近日再现厦门。其中有一只戴着绿色脚旗,脚旗上写有“L7”的字样。经厦门市观鸟协会确定,这是一只从俄罗斯远道而来的勺嘴鹬幼鸟。厦门市观鸟协会理事陈浩表示,它是今年出生的幼鸟,来自俄罗斯,应该是首次在迁徙途中被记录到。
陈浩告诉记者,这只幼鸟的脚旗上写有“L7”的字样,这就说明,这是一只被科学家环志的鸟儿。据了解,环志是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鸟环上刻有环志的国家、机构、地址、编号等信息。根据脚旗信息,陈浩判断这是一只俄罗斯环志的勺嘴鹬。在观鸟协会发邮件和俄罗斯鸟类学家Pavel TomKovich取得联系后,经确认,陈浩发现的这只勺嘴鹬正是全球编号L7的当年龄幼鸟。据介绍,L7是父母第二窝产下的卵,由父母自然孵化带大,并被环志记录,其父母的第一窝卵被科学家收走,进行人工孵化野放。
据国际鸟盟的调查数据显示,勺嘴鹬在全球仅存不到600只,属于极危鸟类。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勺嘴鹬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在中国主要为旅鸟,每年秋季于9、10月份迁经中国。每年夏季,勺嘴鹬在西伯利亚东北部地区繁殖,然后途经中国东海岸的滩涂地带,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海滨越冬。沿途以水中的昆虫幼虫或小虾喂食,进食时用勺子般的嘴在水中来回摆动,显得十分有趣。
提到这次观测到的两只勺嘴鹬,陈浩至今还很兴奋。他说,勺嘴鹬本身数量就很少,目前世界上可繁殖的勺嘴鹬总量只有210对到228对。近几年来,厦门市观鸟协会会员自2015年10月在首次记录到勺嘴鹬以来,每年都记录越冬勺嘴鹬,去年也观测到来自俄罗斯环志的勺嘴鹬,但遗憾的是未能清楚记录到脚旗上的数字,“这次清晰地记录到数字,在厦门当属首次”。
编辑:廖玺娇 审编:hmx
中国公益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新闻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新闻网 电话:010-57256752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